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春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
辩正治疗
1. 气分证治 热郁胆府
临床表现:身热口苦而渴,干呕,心烦,小便短赤,或者胸胁不好,舌红 苔黄,脉弦数等。 立法:苦寒清热.宣郁透邪。

主方,黄芩汤(黄芩三两(今9克)甘草(炙)二两(今6克) 芍药二两(今6克)大枣十二枚)(《伤寒论》),加豆鼓、玄参。

加减:如热郁少阳之经、寒热往来、胸胁胀闷、心烦明显者,加柴胡、

山栀;如兼有头痛、恶寒、无汗或少汗者,加葛根、蝉蜕、薄荷;如呕吐较

甚,或呕吐如喷者,加龙胆草、川连,并佐玉枢丹
2. 气分证治 热郁胸膈
临床表现:身热,心烦懊浓,坐卧不安,舌苔微黄.脉数。 立法:清宣郁热。

主方:栀子鼓汤(【组成】栀子9() 香豉4(绵裹)(《伤寒论》)

加成:如兼卫分表证,加薄荷、牛劳子、蝉蜕,如兼津伤口渴者,加天

花粉;如兼气逆呕吐者,加姜竹茹。

3. 气分证治 热灼胸膈
临床表现:身热不已,烦躁不安,胸膈灼热如焚,唇焦吞燥,口渴,或 便秘,舌红苔黄或黄白欠润,脉沿数。 立法:清泄膈热。

主方:凉膈散(《和利局方》)「组成」川大黄、朴消、甘草各20克,山栀子仁、薄荷叶(去梗)、黄芩各10克,连翘40克。

加减;如兼大便秘结而烦躁,口渴、唇焦者,可去芒硝,加天花粉、芦

根。

4. 气分证治 阳明热盛
临床表现: 壮热,面赤,汗多,心烦,渴喜凉饮,舌质红苔黄而燥,脉 洪大或滑敌。 立法:清热保津。

主方:白虎汤(《伤寒论》)组成知母、石膏、炙甘草、粳米

加减:若热盛津伤,烦渴甚者,可加山栀,竹叶石斛芦根;若热扰神明而谵语者,可加犀角,连翘,竹叶卷心;若热盛波及肝经,引起动肝风,出现手足搐搦者,可加羚羊角、钩藤、菊花;若气阴两伤、微喘脉荪者,可加人参。

5. 气分证治 阳明热结
临床表现:身热,腹满,便秘,口干唇裂,舌苔焦燥,脉沉细;或身热 腹痛.便秘,口干咽燥,倦怠少气或见撮空摸床、肢体展颤,目不了了,苔 干黄或焦黑,脉象沉弱或沉细;或身热,大便不通,小便涓滴不畅,溺时 痛疼,尿色红赤,时烦渴甚。 立法:滋阴攻下,或攻下腑实.补益气明,或通大肠之秘,泄小肠之 热。

主方;增液承气汤,或新加黄龙汤、或导赤承气汤(《温病条辨》)

加减:如邪热已去、仅阴亏肠燥便秘者,用增液汤。

增液承气汤【组成】玄参30克(一两),麦冬(连心)、细生地各25克(各八钱),大黄9克(三钱),芒硝5克(一钱五分)

新加黄龙汤【组成】细生地(15克) 生甘草(6克) 人参(另煎,4.5克) 生大黄(9克) 芒硝(3克) 玄参(15克) 麦冬(15克) 当归(4.5克) 海参(洗,2条) 姜汁(6匙)

导赤承气汤【组成】赤芍药9克 细生地15克 生大黄9克 黄连6克 黄柏6克 芒消3克

6. 营血分证治 热灼营阴
临床表现: 临床表现:身热夜甚,心烦躁扰,甚或时有谵语,斑疹隐隐,咽燥口 干而反个甚渴,舌质红绛,苔薄或无苔,脉细致。 立法;质营泄热。

主方:清营汤(《温病条辨》)。犀角[水牛角代]30克)、生地黄(15克)、 元参(9克)、 竹叶心(3克) 、麦冬(9克)、丹参6克)、 黄连(5克) 、银花(9克) 、连翘(6克)。

    加减初兼有表证.加豆鼓、薄荷、牛芽子;如黄苔尽退,舌转深绛,

可去连翘。

7. 营血分证治 气营(血)两燔
临床表现:壮热口渴,头痛,烦躁不安,肌肤发斑,甚或吐血、衄血, 舌绛苔黄,脉数。 立法:气营(血)两清。

主方:加减五女煎或化斑汤(《温病条辨》(加减五女煎;石膏(9-15克)、 熟地(9-30克)、 麦冬(6克)、 知母(5克)、 牛膝(5克))

加减;热毒炽盛.加大青叶、二花、蝉衣、竹叶等清热化斑解毒,加丹

皮、赤芍等凉血散血。

8. 营血分证治 热盛迫血
临床表现:身体灼热,躁扰不安,甚或昏狂谵妄斑色紫黑,成片成块, 块,或吐蛆便血,舌质深绛,脉数。 立法;凉血散血、清热解毒。

主方:犀角地黄汤(《干金方》),【组成】 犀角[水牛角代]30克) 生地黄(24克) 芍药(12克)牡丹皮(9克)

加减;如热毒重而热势高,可加大青叶、知母;如斑色紫赤,可加大青叶,玄参,丹参紫草;如神昏较重.加安官牛黄九,出血显著者,加蒲黄、侧柏叶、西革、白茅根。

9. 营血分证治 热与血结
临床表现:少旗坚满,按之疼痛叫、小便自利,大便色黑,神志如狂,或 清或乱,口干而漱水不欲咽.舌紫绛色暗或有瘀斑.脉沉实或涩。 立法:攻下泄热,活血逐瘀。

主方:桃核承气汤(《伤寒沦》)组 成;桃仁 12g 大黄 12g 桂枝 6g 芒硝 6g 甘草 6g

加减;瘀滞甚者加水蛭

10. 热入心包证治 热闭心包
临床表现:身灼热,冲昏谵语,或昏愦不语,或痰壅气粗,舌蹇肢厥。 立法;清心开窍。

主方: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九(《温病条辨>),或紫雪丹、至宝丹元参心(清宫汤;(9克)莲子心(2克)竹叶卷心(6克)连翘心(6克)犀角[水牛角代]30克)连心麦冬(9克))

11. 热入心包证治 内闭外脱
临床表现: 临床表现:神昏谓语,或不语如尸,躁扰不安,气短息促,手足厥冷, 冷汗自出,大便闭,舌绛色暗、干燥起刺、欲伸无力,脉细疾或沉弱。 立法:开闭固脱。

 主方:生脉散(人参(9克) 麦门冬(9克) 五味子(6克))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或参附汤(《妇人良方大全》,简称

《妇人良方》),送服安宫牛黄九(《温病条辨》)或至宝丹(《和剂局方》)

12. 热盛动风证治
临床表现:身热壮盛.头晕胀涌.手足躁扰,甚则狂乱,神昏,痉厥, 舌干绛,脉弦数。 立法:凉肝熄风,

主方;羚羊钩藤汤(《通俗伤寒论>)。羚羊角15克(先煎)、钩藤9克(后下)、霜桑叶6克、川贝母9克、鲜竹茹10克、生地黄15克、菊花9克、白芍12克、茯神木10克、生甘草3克。

加减:如兼气分热盛而见壮效汗多、渴欲冷饮者.加生石膏、知母,

如兼腑实便秘者,加大黄、芒硝6如兼营血分热盛而见舌红绛、肌肤发斑

者,加犀角、板蓝根、丹皮、紫草,如项强痛显著,加葛根;如角弓反张或

抽搐较重,加全蝎、地龙、娱蚣;如神昏不醒,加服紫雪丹、安宫牛黄丸,

或加菖蒲、郁金;如痰涎壅甚,可加竹沥、生姜汁。

13. 热灼真阴证治 阴虚火炽
临床表现: 身热,心烦不得卧,舌红苔黄或搞黑而干,咏细数等。 立法;育明清热。

主方:黄连阿胶汤(《伤寒论》黄连12 黄芩6 芍药6 鸡子黄2 阿胶9 )

加减;心烦失眠重加生栀子、炒枣仁、五味子等药。

14. 热灼真阴证治 肾阴耗损
临床表现:身热不甚,久留不迟,于足心热甚于手足背,咽干齿黑, 音质干绛,甚则紫晦,或神倦,耳聋,脉虚软或结代。 立法;滋阴养液。

主方;加减复脉汤[《温病条辨》)。(炙甘草(18克) 干地黄(18克) 生白芍(18克) 麦冬(15克) 阿胶(9克) 麻仁(9克))

加减;加减误治,汗之不当,劫灼阴液.耗伤心气,以致气不外因而

汗自出,心失所养,中无所主而震震悸动者,上方可去麻仁,加生龙骨、

生牡蛎;脉虚大欲散,更加入参。

15. 热灼真阴证治 虚风内动
临床表现: 手足蠕动或瘛疚,心中儋儋大动,甚则时时欲脱,形消神倦,齿黑唇裂,舌干绛无苔,脉虚。 立法:滋阴熄风。
 主方:三甲复脉汤[《温病条辨》>。【组成】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15克(不去心) 阿胶9克 麻仁9克 生牡蛎15克(先煎) 生鳖甲24克(先煎) 生龟板30克(先煎)
    加减:如因误治,阴衰严重而时时欲脱、纯虚无邪者,宜永大定风珠。
16. 邪留阴分证治
临床表现:夜热早凉,热退无汗,能食形瘦,舌红苔少,脉沉细略数。 立法,滋阴透热。

主方:青蒿鳖甲汤(《温病条辨》青蒿6,鳖甲15,细生地12,知母6,丹皮9 )

加减:若乏力气短、动则心悸者.可加太子参、麦冬、五味于益气养

17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体针  

主穴:大椎、曲池、合谷、阳陵泉、人中。

配穴:少商、商阳、十宣、内关、太冲、涌泉、关元、神门。

刺法:每次取34主穴,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取35配穴,毫针刺之,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。

2.耳针   

取穴:脑点、皮质下、交感、心、内分泌、神门、肾上腺。

刺法:每次取35穴,每日12次,用中强度刺激,留针2030分钟。   

【文献参考】   

1.春温病有两种,冬受寒邪不立即发病、至春而伏气发热者,名目春温;若春令太热,外受时邪而病者,此感而即发之春温也。辨证之法,伏气春温,初起但热不寒而口渴,此自内而发出于外也;感而即发之春温,初起微寒,后则但热不寒,此由肺卫而受也。(《伤寒指掌》)

2.壮火尚盛者,不得用定风珠、复脉汤;邪少虚多者,不得用黄连阿胶汤;阴虚欲痉者,不得用青蒿鳖甲汤。此诸方之禁也。前数方虽皆为存阴退热而设,其中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,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,有一面填阴一面护阳者,备宜心领神会,不可混也。(《温病条辨》)

【调护、禁忌】   

1.避免感受风寒和劳累,忌食辛辣炙?之品,注意养护阴精,勿房劳过度。   

2.经常翻动患者身体,以防其它并发症的发生。   

3.昏迷、痉厥时,要注意痰液吸出,保持呼吸道通畅;高热时,要注意多饮果汁或温开水。

春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
[慨述] 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。一般发病急骤, 病情较重,变化较多。初起以高热、烦渴,甚则神昏、痉厥等里热证侯为 主要表现。多发于春季,本病外因是温热病邪,内因是阴精素亏,正气不 足,病友于里的温病。病初里热已盛,既病伤阴也速,所以治疗原则以清 泄里热为主,并须注意顾阴,透邪外出。热在气分,初起即宜以苦寒清泄 里热;热在营分的,主以清营解毒、透热外达,如有表证,在清里同时佐 以解表。如热盛动血、追血妄行而见斑疹或出血者,治宜清热凉血解毒, 热盛动风各,冶宜凉肝熄风,热伤肝宵之阴者,治宜滋养肝肾之阴。现代 医学的重型流感、流行性肋脊髓膜炎等,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。 [西医诊断参考}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: 很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。暴发型、慢性败血症型。查自细胞总 数及中性粒细胞总数明显增高。脑脊液压力增高,外观混浊,细胞数每 立方毫米数千以上,以中性粒细胞为主,蛋白增高.糖量降低,细菌涂片 及培养阳性。皮肤瘀点刺出液及脑脊液沉淀涂片,细菌阳性率高达50 一70%。普通型败血症及暴发休克型必须作血培养,以提高确诊串。其 它抗原免疫学检查私抗体免疫学险查,亦有助于本病诊断*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