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新生儿不乳
辩正治疗
1. 元气虚弱
临床表现:婴儿未足月或有难产史,形神虚怯,气息微弱,哭声低沉,面白唇淡,反应迟钝而不乳,苔薄白,指纹淡。 立法:培补元气。

主方;保元汤(《博爱心鉴》)【组成】人参3 黄芪9 甘草2 肉桂1.52克。

2. 睥胃虚寒
临床表现:生后不乳,面色苍白,四肢不温,口鼻气冷,啼哭无力,神情淡漠,苔白,指纹淡或隐约不显露。 立法:温中散寒。

主方;附子理中汤(《和剂局方》)由大附子(炮,去皮、脐) 人参 ,干姜(炮), 甘草(炙), 白术各等分组成

3. 秽热郁积
临床表现:生后不乳,面赤唇红,气息短促,腹部胀满,频作呕吐,烦躁不宁,大便不通,小便短赤,舌苔黄厚而腻,指纹红紫。 立法:逐秽清热通便。

主方:一捻金(《医宗金鉴》)主要成份;大黄、牵牛子()、槟榔、人参、朱砂。

4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 

推拿

元气虚弱者,宜补脾经,推三关,按揉肾俞,补肾经;秽热郁积者,宜清脾胃经,退六腑,摩腹;呕吐作频者,揉外劳,揉中脘等穴。

【文献参考】

若拭口不全,恶秽入腹,则令气短腹满,不能吮乳或产妇取冷过度,胎中受寒,宜茯苓丸(赤茯苓、黄连、枳壳各等份,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),每服1丸,乳汁化下。(《幼科证治大全》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511月,第一版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1.妊娠期间注意饮食卫生,忌酒和辛热之品,避免滥用药物。

2.对以前有原因不明的死胎、流产或新生儿重度黄疸的孕妇,要在分娩过程中密切注意,尽可能缩短分娩时间,尽快结扎脐带。

3.注意保温,不乳的虚寒证患儿,由于阳气不足,温煦能力低下,气血运行乏力,脏腑功能不振,四肢逆冷,体温不升,需要保温,采用暖箱,热水袋等。保温的同时尚需注意适当调温。

新生儿不乳
【概述】 婴儿于出生后12~24小时,尚不能吮乳者,即为病理状态,称为不乳,亦称难乳。吮乳是婴儿的先天本能,是生机的表现,婴儿生后不乳,表现生机不振。凡胎内患病、产伤、产时中寒、羊水秽血咽入腹中等原因,皆能挫伤生机,而表现索食本能丧失。故初生儿不乳是新生儿患有重病,生命力低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临床表现。 【西医诊断参考】 本病在诊断前,首先了解母亲孕期健康情况及分娩过程中,难产、滞产、助产情况,分娩采取的方式,以及新生儿有无先天性重要器官的严重畸形。畸形常非单发,可形于外而伤于内,故检查患儿全身有无畸形存在,分析其与不乳有无关系,是非常重要的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