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加减。
加减:腮肿明显,加马勃、僵蚕,散郁热,解毒利咽;呕吐,加竹茹,降逆止呕。
普济消毒饮(《东垣十书》)。
加减:呕吐甚者,加代赭石、竹茹,降逆止吐;抽搐明显者,加紫雪丹、至宝丹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,增加清热熄风开窍之功。
龙胆泻肝汤(《兰室秘藏》)加减。
加减:睾丸或少腹痛甚者,加橘核、川楝子、元胡,以行气散滞止痛。
1.患处敷贴
青黛散(验方)或如意金黄散(《外科正宗》)醋调外敷患处,或新鲜仙人掌,除针剖开,以切片(或捣泥)外敷患处,1日更换1次。
2.灯火灸法
点灼耳穴:将火柴点燃,迅速烧灼耳穴“腮腺刺激点”,燃火即时熄灭,每日1次。
3.体针
取穴:翳风、颊车、合谷。局部有沉胀感效果好,合谷要强刺。发热加曲池。睾丸肿痛,加血海、三阴交,每日1次。
【文献参考】
1.温毒,咽痛喉肿,耳前耳后肿,颊肿,面正赤,或喉不痛但外肿,甚则耳聋,俗名大头瘟者,普济消毒饮去柴胡、升麻主之。(《温病条辨》)
2.金翠娣用药罐抽气法治疗痄腮100例,其中风热重型35例,轻型65例。将板蓝根注射液2毫升,倒入自制抽气罐中,寒冷季节将药液加温至36℃左右,然后将抽气药罐放置患儿翳风穴、颊车穴,用注射器抽出空气,形成负压,留置15分钟,日1~2次,3日为一疗程。另加服腮腺合剂(银花、连翘、牛蒡子、板蓝根、元参,紫草、黄芩、僵蚕、陈皮、土茯苓等),全部治愈。其中治疗1次腮部肿痛消失者25例。治疗时间最长为4日,肿痛消失时间平均为2日。(《湖北中医杂志》(5):40,1990)
【调护、禁忌】
1.发现患儿应及时隔离,至腮腺肿胀消退后5天左右为止。
2.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,可每日用板蓝根15~30克煎服,或用板蓝根冲剂冲服,连服3~5天。
3.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,多喝开水,禁食肥腻、辛辣等刺激性食品,以用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