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白喉
辩正治疗
1. 风热白喉
临床表现:发病初起,恶寒发热,咽喉红肿疼痛,附有点状白膜,不易拭去,舌红、苔白,脉浮数。 立法:疏风清热,解毒利咽。

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

加减:热重,口渴,苔黄者,加石膏、天花粉,以清热生津;伴咽部红肿疼痛明显者,加黄芩、蚤休、元参,清散肺热;大便秘结者,加枳实、全瓜蒌,以润肠通便。

2. 热毒白喉
临床表现:壮热面赤,咽喉肿甚,疼痛剧烈,喉间溃白附有黄白色较厚伪膜,甚至伪膜发展至气管,声音嘶哑,破竹声咳嗽,喉间痰声如锯,舌红、苔黄,脉洪数。 立法:泻火解毒。

黄连解毒汤(《外台秘要》)

加减:大便秘结,加大黄、玄明粉,通腑泻热;喉间痰涎壅盛,加瓜蒌、浙贝、青礞石,以涤痰开闭;口渴烦躁,舌起芒刺,加鲜石斛、鲜生地、鲜沙参,清热生津。

3. 阴虚白喉
临床表现:咽红,喉间于燥少津,布有白点或白片块,甚则溃烂,低热起伏,面色晦暗,舌红绛少津,脉细数。 立法:养阴清热解毒。

养阴清肺汤(《重楼玉钥》)

加减:初起挟有表证者,加桑叶、葛根,轻扬宣散;热毒重者,去白芍,加板蓝根、土牛膝根、山豆根、银花、连翘,解毒利咽。
4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敷贴

巴豆朱砂膏(巴豆、朱砂二味研细末,取少许于一般膏药上)敷贴印堂穴,8小时后局部起红紫色小水疱,用针挑破涂1%龙胆紫,24小时后伪膜即能缩小,34天完全脱落,细菌阴转大约需5天左右。

2.体针

白喉后期,毒窜经络,语音嘶哑或含糊不清,吞咽不利,可针刺天突、廉泉;痰盛,加丰隆穴;咳嗽气急,吞咽不利加膻中;喉痛加合谷。

【文献参考】

1.……初起用葛根、僵蚕、蝉蜕,以散风热;以牛蒡子、连翘、金钰花、土茯苓,消肿败毒;玄参、生大黄、天门冬、麦门冬,清金生水;黄芩、黄连、生栀仁、山豆根、生石膏,泻火救水;木通、泽泻、车前子,引热下行;再者加马勃、龙胆草。外用生土牛膝兜,或于未服药之先,既服药之后,煎水间服,再以万年青捣汁,或服或噙。(《时疫白喉捷要》)

2.五六十年代,中药治疗白喉,临床报道颇多;主要有:①以养阴清肺汤为主治疗白喉,从各地统计的疗效来看,平均治愈率在90%以上,死亡率在10%以下,假膜脱落时间为34天,细菌转阴时间为56天。②抗白喉合剂,由连翘、黄芩、麦冬、生地、玄参组成,天津市传染病院采用分组治疗,有93.4%的病例用药后23天内白喉杆菌培养阴性。实验室研究表明:抗白喉合剂在试管内及动物体内皆有抑制细菌与中和毒素的作用。⑧白喉散喷咽(牛黄、珍珠、梅片、琥珀、硇砂各1克,血竭、象皮、龙骨、儿茶、乳香、没药各3克,制成极细末,1日喷撒3)。郗氏治疗32例,仅2例无效,多数病例3日内恢复正常,假膜l3天内消失者占71.1%,细菌培养于26天内转阴。(《中医儿科学》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4年,第一版)

3.雷氏以白喉汤(银花藤、一点红各15克,土牛膝、山大颜各30克,水煎成浓缩剂30毫升,口服23次,每次30毫升)治疗白喉34例,全部不用抗毒素,服后13天假膜脱落,大部分用57天。(《新中医》(3)261985)

4.何氏以马鞭草煎剂治疗白喉30例,其治法为:鲜马鞭草全草200克,加水1000毫升,煎至400毫升。成人每次200毫升,儿童100150毫升,早晚各服1次,连服1015天,结果痊愈29例,无效1例,治愈率96.7%。体外药敏试验,认为该药具有杀灭白喉杆菌的作用,类似白喉抗毒素。(《陕西中医》(7)3051990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l.白喉病人应隔离治疗,直至白膜全部脱落,症状消失后2周或鼻、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。

2.病人居室要空气流通,衣被可置日光下曝晒半天,用具以5%来  苏浸泡1小时,或煮沸消毒。集体儿童及保育人员要做咽、鼻培养或检疫7天。

3.计划免疫,进行白喉类毒素预防注射。

4.中药预防,可用鲜土牛膝根3060克,或万年青1015克,或鲜卤地菊全草1530克,水煎服,连服57天。

5.本病患儿均应卧床休息,至少2周以上,有疫毒损心者更需延长。

6.饮食宜清淡,忌辛辣油腻食物,以菜汤、梨汁、藕汁、生萝卜汁为宜。

白喉
【概述】 白喉是由外感时邪疫毒引起,以咽、喉、鼻间起自如腐,伴发热,咳嗽,咽痛为主要特征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以秋冬较多;8岁以下小儿易染,起病急骤,其害甚速;现因防疫加强,发病明显下降。白喉古又称白缠喉、缠喉风、锁喉风等,现中西医统一命名“A喉”。 【西医诊断参考】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临床以牢固地附着于所犯组织的灰白色伪膜,最常侵犯部位是扁桃体和咽,亦可发生在鼻、鼻咽、喉头及气管、支气管,伴咽痛,发热及声音嘶哑为其特征。实验室细菌培养分离出白喉杆菌,锡克试验阳性。主要并发症为神经炎及心肌炎。根据病灶所在部位,白喉可分为:①扁桃体与咽白喉;②鼻白喉与鼻咽白喉;③喉白喉;④其它部位白喉。由于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,本病发病率已大为降低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