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脱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
辩正治疗
1. 寒湿凝滞(初期)
临床表现:患肢沉重,疫痛,麻木,小腿有抽痛感,常伴有间歇性跛行,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。局部皮肤苍白,触之冰凉、干燥,面色暗淡无华,喜暖畏寒。 立法:温阳通脉,祛寒化湿。

主方:阳和汤(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)合独活寄生汤(《干金方》)。
加减:患肢冷痛者,加附片、乌梢蛇;患肢麻木,抽痛明显者,加鸡血藤、木瓜、伸筋草、地龙、赤芍、红花;伴肾虚者,加仙灵脾、菟丝子。
阳和汤: 熟地一两(30g) 肉桂一钱,去皮,研粉(3g) 麻黄五分(2g) 鹿角胶三钱(9g)白芥子二钱(6g) 姜炭五分(2g) 生甘草一钱(3g)

独活寄生汤: 独活三钱(9g)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肉桂心 防风川芎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二钱(各6g)

2. 气血瘀滞(营养障碍期)
临床表现:患肢黯红、紫红或青紫,下垂时更甚,抬高则见苍白,足背汗毛稀少或脱落,皮肤、肌肉萎缩,趾甲变厚,有粟粒样黄色瘀点反复出现,趺阳脉搏动消失,患肢持久性静止痛,夜间尤甚,不能入眠。舌质红或紫黯,苔薄白,脉沉细而涩。 立法:活血行气,通络止痛。
主方:桃红四物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味。
加减:疼痛甚者,加山甲、地龙、五灵脂、生蒲黄、乳香、没药;患肢沉重,疫胀者,加苍术、黄柏、汉防己、赤小豆;寒湿者,加制川乌、川桂枝;肝肾虚象明显者,加仙灵脾、菟丝子。
桃红四物汤:熟地15克、当归15克、 白芍10克、 川芎8克、 桃仁9克、红花6克。
3. 热毒炽盛(坏疽期)
临床表现:寒凝,血瘀在前,瘀久化热在后,患肢皮肤黯红而肿,趺阳脉搏动消失,患趾如煮熟之红枣,皮肤上起黄疱,渐变为紫黑色,呈浸润性蔓延,甚则五趾相传,波及足背,肉枯筋萎,色黑干枯,若溃破腐烂,创口流紫黑血水,或伴稀薄脓液,创面肉色不鲜,气味奇臭,疼痛剧烈难忍,如汤泼火烧样,弯膝抱足按摩而坐,彻夜不眠,伴发热,口干,食欲减退,便秘溲赤,舌红,苔黄腻,脉洪数或细数。 立法:清热解毒,和营止痛。

主方:四妙勇安汤(《验方新编》)合顾步汤(《外科真诠》)加减。
加减:疼痛剧烈者,加丹参、元胡、五灵脂、生蒲黄、乳香、没药、全蝎、蜈蚣;溃烂渗出多者,重用黄芪,加泽泻、苍术、黄柏、汉防己;便秘者,加生大黄;失眠者,加夜交藤、柏子仁、丹参。
四妙勇安汤:金银花(90克) 玄参(90克) 当归(60克) 甘草(30克)

顾步汤:牛膝30克 金钗石斛30克 人参9克 黄芪30克 当归30克 金银花30克

4. 气血虚弱(恢复期)
临床表现:患肢坏疽日久,元气虚弱,患肢肌肉萎缩,皮肤干燥脱屑,趾甲干燥肥厚,趾(指)坏死脱落,疮面经久不愈,肉芽黯红或淡而不鲜,脓液清稀,伴面色萎黄、憔悴,倦怠乏力,心悸自汗,舌质淡、苔少,脉沉细而弱。 立法:补养气血,活血生肌。

主方:十全大补汤(《和剂局方》)或人参养荣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加减:脓液清稀,疮面不愈者,加炙山甲、皂刺、蜈蚣;创面不鲜者,加红花、丹参。
十全大补汤:人参肉桂(去粗皮.不见火)、川芎、地黄(洗酒.蒸.焙)、茯苓(焙)、白术(焙)、甘草(炙)、黄蓍(去芦)、川芎、当归(洗.去芦)、白芍药,各等分。

人参养荣汤:人参、熟地、当归、川芎、白术、云苓、黄芪、陈皮、白芍、远志、桂心、五味子各三钱

5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在未溃脓期,可用冲和膏、回阳玉龙膏、红灵丹油膏外敷;或毛冬青水煎浸泡患肢;或以当归15克、桑枝30克、独活30克、威灵仙15克,水煎熏洗,日1次;或用附子、干姜、吴茱萸等份研粉,蜜调,敷于患足涌泉穴;或用红灵酒按摩患肢足背、小腿20分钟,每日2次。

2.溃烂后,用红油膏纱布掺九一丹少许,脓腐、死骨脱落,创面清洁后,可改用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。若死骨难以脱落,可先软化坏死组织,分期分批清除之。

3.经治无效,局部色黑坏死,可行截趾()或低位截肢术。

[文献参考]

1。凡遇此证,乘其未及延散,须用隔蒜灸之,不痛者宜明灸之,庶得少杀其毒。盖用药攻,则患在偏僻之处,气血罕到,药难导达;况攻毒之剂,必先伤脾胃,反损元气,不若灸法为良也。……至于用药之法。若色赤肿痛者,元气虚而湿热壅甚也,即用活命饮、托里散之属,以解其毒;仍速用补剂,如十全大补汤、加减八味丸,则毒气不致上侵,元气不致亏损,庶可保生;如作渴者,宜滋阴降火;若色黑,不疼痛,不溃脓者,则不可救。(《疡科心得集》)

2.韩臣子报道,用四妙勇安汤加味,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l例,其方药组成为:①虚寒型用金银花、玄参各90克,当归30克,黄芪120克,附子12克,肉桂10克,甘草15克。②瘀滞型用金银花、玄参各90克,当归60克,丹参、地龙、黄柏各10克,桃仁、红花各12克,甘草15克。⑧热毒型用金银花、玄参各120克,当归90克,公英、紫花地丁各30克,甘草60克。④气血两虚型用当归90克,金银花、玄参、黄芪、党参各120克,甘草60克。日1剂水煎服,连服1个月为1疗程。缺血期均用熏洗方:艾叶、干姜各60克,透骨草、鸡血藤各120克,川椒30克。水煎1000毫升,每晚洗脚1次。营养障碍期,配合肢体抬高及踝关节屈伸转动之运动,酌情用外洗方。局部坏死期外涂生肌玉红膏等;有死骨及时清除。治疗13疗程后,临床治愈45例,基本治愈12例,好转13例,无效1例,总有效率986%。(《北京中医》(1)31990)

[调护、禁忌]

1.适当休息,寒冷季节注意患肢保暖,全身不宜受凉。

2。穿着宽大舒适的鞋袜,防止足部损伤。

3.患肢注意卫生,常用温水或肥皂清洗,常修趾()甲。

4.注意增加营养,忌油腻、辛辣刺激、鱼腥发物,尤忌吸烟。

5。调理情志,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。

脱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
脱 疽 [概述] 四肢末端坏死,严重时趾(指)关节脱落者,称为“脱疽”。其特点是:好发于四肢末端,下肢多见,初起趾(指)间怕冷、苍白、麻木,艰于行走,继而剧烈疼痛,日久患趾(指)环死变黑,甚至脱落。脱疽原因主要由于脾气不健、肝肾不足、寒湿侵袭、凝滞脉络所致。本病又称脱骨疽,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: 本病几乎都发生在25~40岁男性,有吸烟史,绝大多数有受寒潮湿置,多发于四肢末端,下肢多见。患者有进行性间歇跛行和下肢麻木、怕玲、疼痛、苍白、瘀血、腐烂、脱落等表现,并且40~50%有浅表迁延性浅静脉炎发作史及体征,患肢中小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。动脉造影及阻抗式血流图、超声多普勒等检查,可帮助明确诊断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