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褥疮
辩正治疗
1. 气血亏虚,脉络郁阻
临床表现:初起局部皮肤暗红,继而出现一破损面,很快形成黑色腐肉,四周的皮肤肿势平塌散漫,腐肉脱落,形成溃疡,经久不敛,痛或不痛。若中央腐肉与正常皮肉分离,流出少量脓液,四周肿势趋局限,预后较好;若腐黑蔓延不止,肿势继续发展,或溃出脓臭稀薄,形似粉浆污水,溃腐日久每致伤筋损骨,秽气熏人,常伴有精神萎靡,神疲体倦,不思饮食等脾胃俱败之象,预后不佳。 立法:补益气血,和营托毒。
主方:十全大补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味。

加减:初起皮肤红斑,加丹参、银花、连翘、公英、丹皮;溃疡形成后.加革薜、苍术、黄柏、茯苓皮;肉腐久不愈合者,加蜈蚣、炙山甲。

十全大补汤人参肉桂(去粗皮.不见火)、川芎、地黄(洗酒.蒸.焙)、茯苓(焙)、白术(焙)、甘草(炙)、黄蓍(去芦)、川芎、当归(洗.去芦)、白芍药,各等分。

2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初起红斑未溃,作局部按摩,或用红花酒按摩,外扑滑石粉,或涂龙胆紫,或用红油膏外敷,并衬一棉垫,每日1次,或用马勃软衬疮面。

2.溃腐期用红油膏掺九一丹外敷,每日2次,如有坏死组织,可局部切除或扩创引流。

3.收口期用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,每日1次。

4.于溃腐期先将疮面清洁后,除去坏死组织,把食用白糖撒在创面上,再用胶布叠瓦式地封闭疮面,外敷盖纱布,绷带包扎,35天换敷料1次。

[文献参考]

1.曹杜国报道,用乳香、没药、黄连、穿山甲等量共研成粉,先用双氧水洗净创面,或用药胶生理盐水,温敷5分钟,然后将药粉撒于刨面,用无菌纱布包盖,每天换药1次,待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时,可隔12日换1次,治疗5例严重褥疮,均获满意疗效。临床实践证明,本药具有消炎生肌、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,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。对褥疮持续较久又有气血双亏、伤阴伤阳者,应当局部与整体相结合,内外兼治,也可根据创面情况配合红外线局部照射、创口刀刮、拔火罐等。(《中成药研究》(9)181986)

2.王立峰报道,用艾烟熏灸法治疗褥疮。其方法是: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拭去渗液,如有脓痂必须除尽,然后用灶式上带弯管的熏灸器对准疮面,点燃艾条进行熏灸,使热感达到深层肌肉。每处熏灸510分钟。待疮面艾烟油晾干后,用消毒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每日熏治1次。结果:10例褥疮患者在治疗25次后,创面均已结痂。(《中医杂志》28(6)611987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1。对年老、体弱、长期卧床、瘫痪及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,应定时更换体位,用热湿毛巾揩洗,并在易于受压部位,每日用红灵酒按摩,扑以滑石粉,保持皮肤干燥、清洁。

2.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,应及时清洁皮肤,更换衣被、床单。

3.显著消瘦者,臀部加用气圈垫,肢体接触处及其它易于受压处,应垫棉垫或棉圈,避免受压。

4。褥疮发生后,更应定时变换体位,并用气圈垫或麸皮布垫,垫于疮的周围。

5。加强营养,忌油腻、辛辣、鱼腥。

6.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。

褥疮
因久着席褥而生疮称褥疮,又称席疮。本病以局部皮肤暗红,破损,肉腐紫暗,四周皮肤肿势平塌散漫,腐肉脱落,形成溃疡,经久不敛,甚则溃脓味臭、稀薄为特点。多见于昏迷、中风及其它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。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。形成本病的原因是久病于席褥,气血亏虚,受压部位气血运行失常,皮肤失养,加之挨擦磨破,毒邪侵入,引起局部组织坏死。[西医诊断参考] 褥疮: 本病常见于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。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,局部皮肤暗红,进而破损、组织坏死,最后形成溃疡,有清稀味臭的分泌物,往往经久不愈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