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初起红斑未溃,作局部按摩,或用红花酒按摩,外扑滑石粉,或涂龙胆紫,或用红油膏外敷,并衬一棉垫,每日1次,或用马勃软衬疮面。
2.溃腐期用红油膏掺九一丹外敷,每日2次,如有坏死组织,可局部切除或扩创引流。
3.收口期用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,每日1次。
4.于溃腐期先将疮面清洁后,除去坏死组织,把食用白糖撒在创面上,再用胶布叠瓦式地封闭疮面,外敷盖纱布,绷带包扎,3~5天换敷料1次。
[文献参考]
1.曹杜国报道,用乳香、没药、黄连、穿山甲等量共研成粉,先用双氧水洗净创面,或用药胶生理盐水,温敷5分钟,然后将药粉撒于刨面,用无菌纱布包盖,每天换药1次,待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时,可隔1―2日换1次,治疗5例严重褥疮,均获满意疗效。临床实践证明,本药具有消炎生肌、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,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。对褥疮持续较久又有气血双亏、伤阴伤阳者,应当局部与整体相结合,内外兼治,也可根据创面情况配合红外线局部照射、创口刀刮、拔火罐等。(《中成药研究》(9):18,1986)
2.王立峰报道,用艾烟熏灸法治疗褥疮。其方法是: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拭去渗液,如有脓痂必须除尽,然后用灶式上带弯管的熏灸器对准疮面,点燃艾条进行熏灸,使热感达到深层肌肉。每处熏灸5~10分钟。待疮面艾烟油晾干后,用消毒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。每日熏治1次。结果:10例褥疮患者在治疗2~5次后,创面均已结痂。(《中医杂志》28(6):61,1987)
【调护、禁忌】
1。对年老、体弱、长期卧床、瘫痪及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,应定时更换体位,用热湿毛巾揩洗,并在易于受压部位,每日用红灵酒按摩,扑以滑石粉,保持皮肤干燥、清洁。
2.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,应及时清洁皮肤,更换衣被、床单。
3.显著消瘦者,臀部加用气圈垫,肢体接触处及其它易于受压处,应垫棉垫或棉圈,避免受压。
4。褥疮发生后,更应定时变换体位,并用气圈垫或麸皮布垫,垫于疮的周围。
5。加强营养,忌油腻、辛辣、鱼腥。
6.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