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血瘤 血管瘤
辩正治疗
1. 瘀血阻络
临床表现:好发于头面颈部及四肢,皮肤呈紫红色,表面凸起或扁平,质软如海绵,压后可暂时褪色或缩小。本病多见于婴儿,瘤体可随年龄而增长,也可停止发展。 立法:活血通络,抑火滋阴。
主方:芩连二母丸(《医宗金鉴》)。
加减:方中可加丝瓜络、鸡血藤、络石藤,以活血通络;酌加木香、陈皮理气和中。
芩连二母丸:黄连、黄芩、知母、贝母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生地、熟地、蒲黄、羚羊角、地骨皮各等分
2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消痔灵液加1%普鲁卡因,1:1注于瘤体内。

2.溃破出血时外用桃花散加压止血包扎。

[文献参考]

1.此患由先天肾中伏火,精有血丝,以气相传,生子故有此疾。(《疡医大全》)

2.微紫微红,软硬间杂,皮肤中隐隐若红丝纠缠,误有触破而血流不止者名血瘤。(《医宗金鉴》)

3.病久瘤皮紫黯属寒凝血瘀,治以温经补气,活血行瘀法,方选通窍活血汤,酌加黄芪、三棱、莪术、桂枝、干姜、附子等。(《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》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,1991年,第一版)

[调护、禁忌]

1.避免外伤触破出血。

2.早期治疗效果较好。

血瘤 血管瘤
[概述] 皮肤红紫隆起,按之可暂使其退色或缩小,触破出血不易止者为血瘤。多由肾中伏火于胎毒,血行失常,凝于脉络,溢于肌肤而成。瘤体扁平或隆起,大小不定,按之柔软,生长缓慢。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管瘤。 [西医诊断参考] 血管瘤多见于婴儿,常出生后即有或生后不久发生,好发于头面颈部。瘤体大小、形状不一,可出现1个或多个,其表面平滑或凸起,呈鲜红色、紫红色或紫蓝色,边界清楚,质软有弹性,压后可缩小或褪色,多无自觉症状,外伤破溃易出血不止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