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针灸
阿是穴为主,以痛为俞,结合循经取穴,以调和营卫、气血。
2.敷药
局部可用金黄膏(或金黄散醋调)外敷患处。
3.熏洗
伤筋中期,可用舒筋活血中药煎水熏洗患处,常用桂枝、红花、透骨草等。
4.手法治疗
伤筋中后期可结合手法治疗或理疗。
[文献参考]
1.肢体损于外,则气血伤于内,营卫有所不贯,则脏腑由之不和。(《正体类要》)
2.此证有已破、未破之分,亡血、瘀血之别。如寻常跌仆,微伤皮肉,疼痛未破者,以复元活血汤散瘀活血;若损伤筋骨,血流过多不止者,即为亡血,急用花蕊石散干撤止血,内服八珍汤,加酒炙骨碎补、续断、红花。(《医宗金鉴》)
[调护、禁忌]
1.伤筋急性期应适当休息,肿胀明显者应抬高患肢,局部包扎或固定。早期开始适当的功能锻炼。
2.用散剂外敷时,应注意保持药物湿润,以利药物渗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