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皮损局部可用1~2%的龙胆紫药水外涂或涂青吹口油膏。
2.皮损糜烂渗液多,用马齿苋、黄柏煎汤待凉后湿敷,青白散加香油调膏外涂。
3.单验方
(1)板蓝根30~60克,煎水代茶饮。
(2)板蓝根、生薏米、马齿苋、紫草各15克煎水,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[文献参考]
1.对于风重热盛宜疏风清热,可用疏风清热饮、桑菊饮或黄连上清丸加减;湿热并重者,宜清利湿热,用龙胆泻肝汤加减;心火盛者,宜清心利尿,用导赤散加减;久病阴虚者,宜养阴清热,用二至丸、六味地黄丸加减或大青叶、板蓝根、生地、麦冬、花粉、马齿苋、生苡仁组方应用。(《中医皮肤病诊疗》广西人民出版社,1985年,第一版)
2.病发于上部者多兼风热,发于下部者多挟湿热,两者治法不同。主方用辛夷清肺饮加减,内有:辛夷、枇杷叶、菊花、知母、生山栀、黄芩、双花、连召,生石膏。成药:皮疹发生在口鼻部服黄连上清丸或牛黄解毒片,日服2~3次,清上焦热毒;皮疹发于生殖器,服龙胆泻肝丸,每次4.5克,日服3次,清下焦热毒。(《常见皮肤病中医疗法》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5年10月,第一版)
3.徐宜厚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单纯疱疹,用黄芩石膏汤:黄芩、大青叶、生石膏、知母、连召、木通、银花、竹叶、白茅根,水煎服。痒感重者,加杭菊花、桑叶;反复发作加黄芪、茯苓。还可用板蓝根、马齿苋、紫草、苡仁米水煎服,对部分复发病例有帮助。(《皮肤病中医诊疗简编》湖北人民出版社,1980年11月,第一版)
[调护、禁忌]
1.保持皮损局部清洁,切忌烫洗或搔抓。
2.饮食应清淡,忌食膏粱厚味及辛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