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气滞血瘀
临床表现:临床表现:胸背刺痛,两胁胀满,固定不移,入夜尤甚,心烦不安,舌紫暗有瘀点。
立法:理气活血,化瘀止痛。
2. 痰浊痹阻
临床表现:临床表现:胸闷如窒而痛,痰白粘量多,倦怠身重,纳呆脘闷,苔浊腻,脉滑。
立法:理脾化痰,宣阳通痹。
3. 气阴两虚
临床表现:临床表现:胸闷隐痛,遇劳加重,心慌心悸、气短懒言,头晕目眩,舌偏红或有齿痕,脉细弱无力或结代。
立法:益气活血。滋阴复脉。
4. 阳气虚衰
临床表现:临床表现:胸痛彻背,感寒尤甚,胸闷气短,心悸自汗,畏寒肢冷,腰疫尿频,面色苍白,爪甲色淡或青紫,舌质淡,脉沉细或沉微欲绝。
立法:温阳益气,活血复脉。
5. 心阳欲脱
临床表现:临床表现:面色唇甲青紫,大汗淋漓,四肢厥冷,少尿无尿,重者神志不清,舌卷,脉微欲绝。
立法:敛阴固脱,回阳救逆。
6. 水气凌心
临床表现:临床表现:心悸,气短,喘促不得卧,四肢逆冷,小便短少,舌紫暗、苔白腻,脉促或疾。
立法:温阳利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