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白屑风 脂溢性皮炎
辩正治疗
1. 血燥风盛
临床表现:皮疹呈干性鳞屑,瘙痒,发生于头部,毛发可干燥无光泽,并伴脱发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。
立法:养血润燥,祛风止痒。
主方:养血驱风汤(《皮科便览》)。
加减:头部瘙痒重者,加白鲜皮、刺蒺藜;脱发多者,加旱莲草、菟丝子、蒿本。
养血驱风汤:生地5钱,当归2钱,白芍1钱(酒炒),桂枝6分,茯苓3钱,白术1钱,虎胫骨1钱5分(炙),续断2钱,独活1钱(酒炒),秦艽1钱,牛膝2钱,木香5分,红枣10枚,姜3片,桑枝1尺组成。
2. 胃肠湿热
临床表现:皮疹潮红,有油腻性脱屑和结痴,瘙痒,可糜烂流滋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立法:清热凉血,健睥化湿。
主方:萆粟渗湿汤(《疡科心得集》)。
加减:头皮瘙痒,加白鲜皮、刺蒺黎、苦参;舌苔黄腻,进食欠佳,加苍术、白蔻仁。
萆粟渗湿汤:萆粟、薏苡仁各30g,赤茯苓、黄柏、丹皮、泽泻各15g,滑石30克,通草6克。
3. [其它疗法]
临床表现:

 

1.头皮干性鳞屑多,可用侧柏叶、王不留行、苍耳子、地肤子,煎水外洗头部。

2.油腻性鳞屑和结痂,可用透骨草、皂角、白矾,煎水洗头。也可用3%硫黄皂洗头。

3.皮损局部可涂白屑酊,二号癣药水。

[文献参考]

1.邹维德等用川军、细辛、山柰、山椒,共研细末,以90%酒精600毫升浸渍1个月后,过滤;再用90%酒精150毫升浸渍半个尸璺:兰滤,前后2次的滤液合并在一起,再加入冰片2克,混均匀。用此液治1疗干性脂溢性皮炎,外用每日3次。也可用硫黄、轻粉、白矾等药用95%酒精60毫升,浸1周后,外搽患处,每日3次。治疗4例病人,均痊愈,经34个月追踪,除1例复发外,其余3例效果均佳。(《江苏中医》(8)  39]964)

2.孙迅等用蛇胆霜治疗脂溢性皮炎322例。其制法:取腹蛇胆汁O.5毫升,加雪花膏500克,混匀外用。每日早晚先用温水洗脸,待干后,用蛇胆霜涂擦皮损处,每日2次,有效率l 00100%治愈率达832%,lO天内治愈91例,30天内大多数患者均治愈,无明显副作用。(《辽宁中医杂志》(3)331984)

[调护、禁忌]

1.少吃动物性脂肪和甜食,避免饮酒及其它辛辣刺激性食物,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。

2.洗头不宜过勤,不可用热水烫洗,避免用力反复搔抓。

3.生活要有规律,保持睡眠充足,避免精神刺激。
白屑风 脂溢性皮炎
[概述] 此病因头部皮肤油腻、瘙痒、潮红、起白屑而得名,延及颜面称面游风,累及颈胸部为钮扣风。大都由肌热当风,风邪侵入毛孔,郁久血燥,肌肤失养,化成燥症;或过食油腻,肠胃湿热,运化失常,湿热蕴结肌肤而成。以皮肤干燥、脱屑、瘙痒为主要特点,与西医的脂溢性皮炎相似。本病以青壮年患者为多,或在乳儿期发生。 [西医诊断参考] 脂溢性皮炎: 头皮、颜面等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,起略带黄色的淡红斑,境界不甚清楚,表面干燥,有白色糠秕状鳞屑;或油腻性鳞屑、痂皮,部分可渗液、糜烂。常自头皮开始,逐渐向下发展。若发生于头皮,可伴有脱发。时有轻痒,病程较慢。多见于青壮年及婴儿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