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肠痛 急性阑尾炎
辩正治疗
1. 瘀热互结
临床表现:初为脘腹闷胀,绕脐疼痛阵作,随即转移至右下腹,按之加剧,腹皮微急,恶心欲吐,嗳气纳呆。不寒不热或微热,或恶寒。大便正常或便秘,尿清或黄。舌苔薄白或薄黄,舌质正常或暗红,脉沉迟或弦。 立法:行气活血为主,清热解毒为辅。
主方:大黄牡丹皮汤(【组成】大黄(18g) 牡丹皮(9g)桃仁(12g)冬瓜子(30g)芒硝(9g)《金匮要略》)。

加减:便秘腹胀者,重用大黄;腹痛重者,加赤芍、香附;脓多,渗液多,加败酱草、薏苡仁。

2. 湿热瘀阻
临床表现:腹痛较剧,右下腹硬满,按之内痛,或可扪及压痛之肿块,发热、自汗,或胸脘痞闷,腹胀,脉洪数。 立法:清热化湿,行气活血并重。
主方:阑尾清化汤(【药物组成】双花、蒲公英各30克,丹皮、大黄各15克,赤芍12克,川楝子、桃仁、生甘草各9克《新急腹症学》)。
加减:高热不退者,加黄芩、紫花地丁、柴胡。
3. 热毒壅盛,气滞血瘀
临床表现:腹痛更甚,弥漫全腹,腹皮硬,手不可按,心下硬满,腹胀,壮热自汗,太便秘结,小便涩滞若淋,脉弦数或滑数,舌苔黄燥或黄腻,舌质红绛或舌尖红。 立法:清热解毒为主,行气活血为辅。
主方:阑尾清解汤(【组成】 金银花(60克) 大黄(25克) 冬瓜仁30克) 蒲公英(30克) 牡丹皮(15克) 川楝子(10克) 生甘草(10克) 木香(6克)《新急腹症学》)。
加减:兼恶寒发热表证者,加葛根、柴胡;气胀作痛者,加厚朴、枳壳;湿热盛,加黄连、黄柏、栀子;口干舌燥者,加鲜生地、鲜石斛。
4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外敷

如意金黄散用酒醋或麻油调敷,每日1次。本方清热力强,常用于红肿热痛的肠痈。

2.针刺

取足三里、阑尾穴、阿是穴。呕吐加内关,腹胀加大横、天枢,高热加曲池。

3.手术

凡需手术的病人,一般采用阑尾切除术;如腹腔渗液多,应同时作腹腔引流术。

[文献参考]

锦红新片治疗各型急性阑尾炎452例,有效者422例,占93.4%。方剂组成:红藤60克,蒲公英30克,生大黄粉15克,厚朴O.09克,共制成14片。用法: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、早期化脓性阑尾炎,每日3次,每次5片。②各型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及阑尾周围脓肿,每日34次,每次5片。(《急腹症方药新解》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1)

[调护、禁忌]

1.本病在急性期宜平卧,热毒盛则以半卧位为妥。

2.病轻者,可进清淡及软烂的饮食,量宜少,忌食生冷及不易消化食物,做到饮食有节。

肠痛 急性阑尾炎
[概述] 肠痈是肠腑内外发生痈肿之疾。本病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右下腹局限而固定的压痛。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阑尾炎,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急腹症。 [西医诊断参考] 急性阑尾炎: 发病较急,多为上腹或脐周腹痛转移至右下腹,少数起病时即为右下腹痛,伴恶心或呕吐,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。查体右下腹有固定性压痛或反跳痛及肌紧张,腰大肌或闭孔肌试验阳性。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