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赤膜下垂血翳包晴 沙眼性角膜血管翳
辩正治疗
1. 肺肝风热,血热壅滞
临床表现:赤膜下垂,赤脉尽头星翳丛生,畏热羞明,碜涩作痒,头目疼痛。舌红,苔黄,脉数。 立法:清热祛风,凉血化瘀。
主方:退红良方(龙胆草 焦山栀 连翘 甘菊花 密蒙花 桑叶 黄芩 生地 草决明 夏枯草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)或归芍红花散(《审视瑶函》)加减。
加减:若胞睑瘀赤、加银花、公英。
2. 心肝热积,热壅血瘀
临床表现:黑睛满布血翳,甚或堆积如肉,白睛紫赤,恶热羞明,目珠刺痛,口苦咽干。舌红,苔黄,脉数。 立法:清心泻肝,凉血破瘀。
主方:破血红花散(当归梢、川芎、赤芍药、枳壳、苏叶、连翘黄连、黄耆、栀子、大黄、苏木、红花白芷薄荷升麻各等分。《银海精微》)加减。
加减:若口渴喜饮,加石膏。
3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翳膜红赤,用黄连西瓜霜眼药水(《中医眼科学》)或千里光眼药水(《医院制剂》修iTS)滴眼。等星翳平复后改用犀黄散(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)或涩化丹(《眼科六经叠法要》)点眼,以磨障退翳。

2.睑内椒疮应结合镰冼法以消瘀积。

3.瞳神缩小者,须用扩瞳剂。

[文献参考]

赤膜下垂初患之时,气轮上边起赤膜一片,垂至风轮,下覆瞳人,缘肝肺之热冲入眼内,致生赤膜。(《医宗金鉴?眼科心法要诀》)

皆因心经发热,肝脏虚劳,受邪热,致令眼中赤涩,肿痛泪出,渐有赤脉通睛,常时举发,久则发筋结厚,遮满乌睛,如赤肉之相,故名日血翳包睛。(《银海精微》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参见椒疮。
赤膜下垂血翳包晴 沙眼性角膜血管翳
【概述】 赤膜下垂指赤脉密布似膜,从白睛上方逐渐贯向黑睛之症;病情严重则赤膜从四周漫掩整个黑睛,故名血翳包睛。两者多由椒疮所致。与西医的沙眼性角膜血管翳相似。 【西医诊断参考】 沙眼性角膜血管翳: (1)自觉眼内沙涩,畏光流泪,视力障碍。 (2)睑结膜可见沙眼病变。 (3)新生血管自结膜由上而下伸入角膜或自四周向角膜中心伸入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