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耳眩晕 耳源性眩晕
辩正治疗
1. 肝火上扰
临床表现:眩晕,头胀痛,耳鸣,耳聋,耳堵塞感,心烦易躁,面红目赤,少寐多梦,口苦,便干。舌红、苔黄,脉弦数。
立法:平肝潜阳。
主方:天麻钩藤饮(《杂病证治新义》)。
加减:恶心呕吐重者,加代赭石、竹茹、旋覆花、生姜;口干、目涩者,加女贞子、枸杞子、何首乌;大便干结,加大黄;耳鸣重,加磁石。
天麻钩藤饮: 天麻9克 钩藤(后下)12克 生石决明(先煎)18克 山栀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
2. 痰湿中阻
临床表现:眩晕欲倒,头重如裹,痰多,嗜睡,胸脘满闷,恶心呕吐。舌质淡、苔白腻,脉濡滑。
立法:健脾燥湿,化痰熄风。
主方:半夏白术天麻汤(《医学心悟》)。
加减:眩晕甚者,加胆南星;痰黄者,加黄芩、竹茹;面色萎黄,倦怠乏力,加党参、黄芪;湿重疲倦者,加泽泻、半夏。
半夏白术天麻汤: 半夏4.5克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各3克 甘草(炙)1.5克 生姜2片 大枣3个 蔓荆子3克
3. 心脾两虚
临床表现:眩晕,心悸,神疲嗜睡,动则喘促,少气懒言,纳呆便溏,面色 白。舌淡、苔薄,脉沉细。
立法:益气健脾,养心安神。
主方:归睥汤(《济生方》)加减。
加减:食少便溏者,可配合补中益气汤(《脾胃论》);头晕眼花,四肢倦怠,用八珍汤(《正体类要》)。
归睥汤: 白术 茯神(去木)黄耆(去芦)龙眼肉 酸枣仁(炒,去壳)各30克 人参 木香(不见火)各15克 甘草(炙)7.5克
补中益气汤: 黄芪15克,党参10克,白术9克,陈皮6克,升麻6克,当归10克,柴胡6克,炙甘草9克。
八珍汤: 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当归、熟地黄、芍药及川芎。
4. 肾阳虚
临床表现:眩晕、缠绵不愈,恶寒肢冷,心悸气短,精神不振,少气懒言。舌淡、苔白,脉沉细。
立法:温补肾阳,驱寒利水。
主方:真武汤(《伤寒论》)。
加减:湿重者,加扁豆、薏苡仁;颜面浮肿者,加桂枝。
真武汤: 茯苓9克 芍药9克 白术6克 生姜(切)9克 附子5克(炮)
5. 肾阴虚
临床表现:眩晕发作频繁,迁延日久,耳鸣较重,软,遗精多梦,舌红少苔,脉弦细数。
立法:滋阴补肾。
主方:六味地黄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。
加减:口干者,加五味子、桑椹子;失眠多梦者,加磁石。
六味地黄丸: 熟地黄、山茱萸(制)、牡丹皮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
6. 气滞血瘀
临床表现:眩晕,头痛,高调耳鸣,耳聋堵塞感,胸闷胁痛,心悸,烦躁。舌黯有瘀斑,脉涩。 立法:行气活血,祛瘀开窍。
主方:通窍活血汤(《医林改错》)。
加减:胸胁痛者,加香附、乳香、没药、川楝子、厚朴;眩晕重者,加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。 
通窍活血汤: 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9克(研泥) 红枣7个(去核) 红花9克 老葱3根(切碎) 鲜姜9克(切碎) 麝香0.15克(绢包)
7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体针

常用穴位有:百会、神门、耳门、内关、合谷、足三里、风池、中脘、关元等。

2.耳针

常用穴位有:心、神门、胃、肝、肾、内耳、眩晕等。

[文献参考]

1.气虚眩晕之症:气虚即阳虚也。其人面色自,身无热,神识清爽,言语轻微,二便清利,时或虚阳上浮,头面得火,眩晕不止,或热手按之,则晕乃定,此气虚眩晕之症也;血虚眩晕之症:血虚即阴虚也,形体黑瘦,五心常热,夜多盗汗,睡卧不宁,头面火升,则眼花旋转,火气下降,则眩晕亦止,不比外感之常晕不休,不比痰火之暴发暴作;痰饮眩晕之症:胸前饱闷,恶心呕吐,膈下辘辘水声,眩悸不止,头额作痛;火冲眩晕之症:暴发倒仆,昏不知人,甚则遗尿不觉,少顷汗出而醒,仍如平人。(《症因脉治》卷二)

2.瞿汉云以除寒化饮法治疗耳眩晕88例,方用加减茯苓四逆汤:茯苓、泽泻、半夏、神曲、炙甘草、干姜、附片、桂枝、薏苡仁、磁石,均获痊愈,随访8个月后,复发者4例,半年后复发者6例。(《浙江中医杂志》(2)811988)

3.赵养生治疗眩晕ii0例,选用I号方(葛根、黄芪、珍珠母、磁石、柴胡、蝉衣、煅龙齿、桂枝、甘草、白芍、当归、苦丁茶)与Ⅱ号方(去桂枝,加丹参、钩藤、石决明)治疗结果,痊愈80例,显效8例,有效20例,无效2例,总有效率1182%。(《江苏中医杂志》(3)71984)

[调护、禁忌]

1.眩晕发作时,卧床休息,保持室内安静,避免强光刺激。

2.禁忌烟酒,宜少盐饮食。

3.发作期间不宜单独外出,以防突然发作,出现事故。

4.注意精神调养,保持乐观。

5.对于位置性眩晕者,应加强前庭功能锻炼。

耳眩晕 耳源性眩晕
[概述] 耳眩晕是以突发性眩晕,伴耳鸣、耳聋,以及恶心、呕吐为主要特征的内耳疾病。与肝、脾、肾、心关系密切,多从风、火、痰、虚、瘀论治。与西医梅尼埃氏病相似,当与全身系统疾病所致眩晕症相鉴别。 [西医诊断参考] 耳源性眩晕: (1)突然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感或摇摆感,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~3周,常可复发。 (2)多伴有耳鸣及感音神经性耳聋。 (3)眩晕时,有前庭性眼震,多为水平性。 (4)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心慌、出汗等。 (5)前庭功能检查,示前庭功能减退,前庭反应协调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