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慢喉痹 慢性咽炎
辩正治疗
1. 肺阴虚
临床表现:咽喉微痛、痒,咽燥,吞咽不顺,时有“吭”“喀”等动作,咽粘膜暗红,咽后壁少量淋巴滤泡;咳嗽少痰。舌质红、苔少,脉细数。
立法:养阴清肺利咽。
主方:养阴清肺汤(《重楼玉钥》)。
养阴清肺汤:生地6克 麦冬3.6克 甘草15克 元参4.5克 贝母2.5克(去心)丹皮2.5克 薄荷1.5克 炒白芍2.4克
加减:若咳嗽有痰,加川贝母;咽痒明显者,加蝉衣;咽中异物感,加香附、苏梗;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,加郁金、香附、橘核、荔枝核。
2. 肾阴虚
临床表现:咽微痛灼热,咽干而痒,咽粘膜暗红、肥厚,兼见盗汗,五心烦热,腰膝疫软。舌质红嫩,脉细。
立法:滋阴降火,清利咽喉。
主方:六味地黄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。
加减:若咽喉灼热明显者,加知母、黄柏;若见心烦不眠,加枣仁、茯神、黄连。
六味地黄丸: 熟地黄、山茱萸(制)、牡丹皮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。
3. 阴血亏损
临床表现:咽干微痛,渴不欲饮,咽粘膜暗红,唇淡无华,头晕目眩。舌质淡,脉沉细。
立法:养血润燥,清利咽喉。
主方:四物汤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加减:若头晕明显者,加首乌、枸杞子;咽干,加麦冬、元参;虚烦不眠,加炒枣仁、合欢皮。
四物汤:熟地黄、白芍、当归及川芎
4. 气虚咽痛
临床表现:咽干不适,干咳少痰,少气懒言,动则气喘,纳谷不香。舌质淡、舌体肿、苔薄白,脉虚。
立法:益气健脾利咽。
主方:补中益气汤(《脾胃论》)。
加减:咽中异物感,加玉蝴蝶、苏梗;咽干少津,加百合、玉竹。
补中益气汤: 黄芪15克,党参10克,白术9克,陈皮6克,升麻6克,当归10克,柴胡6克,炙甘草9克。
5. 阳虚咽痛
临床表现:咽隐痛,声低,面色咣白,小便清长,大便溏泄。舌苔白润,脉微弱。 立法:扶阳温肾,引火归源。 主方:肾气丸(《金匮要略》)。 加减:咽喉不利,加玉蝴蝶;咽痛明显者,加射干、青果。 肾气丸: 桂心4两,干地黄1斤,泽泻8两,薯蓣8两,茯苓8两,牡丹皮6两,半夏2两。
立法:扶阳温肾,引火归源。
主方:肾气丸(《金匮要略》)。
加减:咽喉不利,加玉蝴蝶;咽痛明显者,加射干、青果。
肾气丸: 桂心4两,干地黄1斤,泽泻8两,薯蓣8两,茯苓8两,牡丹皮6两,半夏2两。
6. [其它疗法]
临床表现:

 

1.体针

常用穴位:合谷、曲池、足三里、颊车、太溪、照海。

2。耳针

取咽喉、肺、肾、神门穴。

3.烙法

用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殖者。

4。导引

参见急喉痹。

5。含化

可用炙附子片噙化咽津。

【文献参考】

1.盖缘肾水亏损,相火无制而然,须用六味地黄门冬五味大剂作汤服之。又有色欲过度,元阳亏损无根之火,游行无制,客于咽喉者,须八味肾气丸大剂煎成,冰冷与饮,使引火归原,庶几可救,此论阴虚咽痛者。(《医贯?喉咽痛论》卷四)

2.何国兴等报道,以利咽茶(银花、菊花、桔梗、麦门冬、元参、玉蝴蝶、甘草、胖大海)水煎或泡水代茶饮,每日1剂,20日为1疗程。治疗300例中,47例临床治愈,显效208例,有效45例。(《陕西中医》7(4)1581986)

3.顾丽水报道,以青莲冲剂(女贞子、旱莲草、玄参、玄胡索、玉蝴蝶)治疗慢性咽炎,每包含生药30克,每次1包,日2次,共治疗122例,显效41例,有效50例,无效27例。(《上海中医药杂志》(10)231986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1.戒除烟酒,宜食清淡,少进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。多饮水,保持大便通畅。

2.避免过度劳累,适当休息。

慢喉痹 慢性咽炎
[概述] 慢喉痹是以咽干,微痛,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咽喉病。因脏腑虚损,阴液耗伤,虚火炎上所致。属虚证,与肺、脾、肾关系密切。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。 【西医诊断参考】 慢性咽炎: (1)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,或有与病因有关的局部或全身疾病史。 (2)咽部有隐痛、灼热、干燥、异物感,喜清嗓等症状。 (3)咽部慢性充血,咽粘膜肥厚或萎缩,咽后壁淋巴滤泡增殖等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