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腹痛 胰腺炎 胃肠痉挛
辩正治疗
1. 寒邪内阻
临床表现:腹痛急暴,得温则减,遇冷则甚,手足厥逆,苔白,脉弦紧。 立法:温中散寒。

主方:良附丸(高良姜香附(醋制)《良方集腋》)合正气天香散( 乌药60克 香附末240克 陈皮 苏叶 干姜各30克《医学纲目》)

加减:寒凝甚者,可用大黄附子汤,以温中散寒通下;腹脐中痛不可忍、脉微欲绝者,为肾阳不足,寒邪内侵,用通脉四逆汤,以温通肾阳;若少腹拘急冷痛者,为寒邪内侵厥阴,当用暖肝煎,以温肝散寒。
2. 湿热壅滞
临床表现:腹痛拒按,胸闷不舒,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脉象濡数。 立法:泄热通腑。

主方:大承气汤(【组成】 大黄(12克)、厚朴(15克)、 枳实(12克)、 芒硝(9克)。《伤寒论》)

加减:暑月感暑湿之邪腹痛者,可用香薷散加减
3. 中虚脏寒
临床表现:腹痛绵绵,时作时止,喜热喜按,便溏神疲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 立法: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

主方:小建中汤(饴糖(30克) 桂枝(9克) 芍药(18克) 生姜(9克) 大枣(6枚) 炙甘草(6克)。《伤寒论》)

加减:若阴寒内盛、脘腹剧痛者,用大建中汤温阳逐寒,降逆止痛;

若大肠虚寒、冷积便秘者,用温脾汤温阳通便。
4. 饮食积滞
临床表现:脘腹胀痛,拒按恶食,嗳腐吞酸,舌苔腻,脉滑实。 立法:消食导滞。

主方:轻证用保和丸(山楂(焦)、六神曲(炒)、半夏(制)、茯苓、陈皮、连翘、莱菔子(炒)、麦芽(炒)《丹溪心法》),重证用枳实导滞丸(【组成】大黄30克 枳实(麸炒,去瓤) 神曲(炒)各15克 茯苓(去皮) 黄芩(去腐) 黄连(拣净) 白术各10克 泽泻6克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   加减:若兼有虫证,痛时作时止者,加用化虫丸等治疗。

5. 气滞血瘀
临床表现:气滞为主者,脘腹胀甚痛轻,攻窜不定,痛引少腹,暖气或矢气则痛减,脉弦,苔薄。血瘀为主者,痛甚,痛处不移,舌质青紫,脉 弦或涩。 立法:气滞为主者,舒肝理气;血瘀为主者,宜活血化瘀

主方:气滞为主者,用柴胡疏肝散(【组成】陈皮(醋炒) 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(麸炒)芍药各4.5克甘草(炙)1.5克 香附4.5克《景岳全书》);血瘀为主者,用少腹逐瘀汤(组成:小茴香(炒)7粒 、干姜(炒)0.6克 、延胡索3克、 没药(研)6克 、当归9克 、川芎6克 、官桂3克 、赤芍6克、蒲黄9克、 五灵脂(炒)6克。《医林改错》)  

加减:若肝郁寒凝、阴囊疝痛者,用天台乌药散(组成: 天台乌药(12g) 、木香(6g) 、小茴香(6g) 、 青皮(6g)、高良姜(9g) 各半两 , 槟榔二个(9g) 、川楝子十个(12g)、巴豆七十粒 (12g)。《医学发明》);若腹部手术后作痛者,用桃红四物汤(【组成】熟地15克、当归15克、 白芍10克、 川芎8克、 桃仁9克、红花6克。《医宗金鉴》),加生蒲黄、五灵脂、泽兰   等,以散瘀破结止痛。

6. 热结腹痛
临床表现:腹痛拒按,便秘尿赤,壮热口渴,舌红苔黄,脉洪数。 立法:清热通腑。

主方:调胃承气汤(大黄(五钱) 甘草(三钱) 芒硝(一钱半)《伤寒论》)

加减:属气郁热结者,可用木香槟榔丸;壮热烦渴者,加石膏、知母,

以清热泻火。
7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 1。针刺

    腹痛取内关、支沟、照海、足三里等。

    2.灸法

    脐中痛、大便溏者,可选神阙、中脘等穴灸之
腹痛 胰腺炎 胃肠痉挛
腹痛是指胃脘以下、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而言。腹痛是内科极为常见的病证之一。腹内包括肝、胆、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肾、膀胱等脏腑。并为手足三阴经、足少阳经、足阳明经,冲、任、带脉等循行所过之处。这些脏腑,或经脉因各种原因,如感受六淫之邪、虫积、食滞所伤等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或气血不足,经脉失养均可导致腹痛。腹痛因其部位不同,可分为少腹痛、少腹近脐左右痛,脐腹痛和小腹痛。根据疾病性质又可分为寒痛、热痛、瘀血痛、气滞痛、伤食痛、虚痛和实痛等。现代医学的急性胰腺炎、胃肠痉挛、嵌顿疝早期、消化不良腹痛等,均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