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口舌干燥
辩正治疗
1. 阴虚火旺
临床表现:口燥咽干,口渴不欲多饮。伴见五心烦热,腰膝疫软,头晕耳鸣,失眠多梦。少津,舌红、无苔或少苔,脉细数。
立法:滋阴降火。
主方:左归饮(《景岳全书》),加麦冬、元参。
加减:肺阴虚之鼻干音哑者,加百合、沙参;脾胃阴虚者,纳食不香,食后胃脘胀满,加石斛、沙参;大便燥结,加肉苁蓉;目涩无泪,视物不清,加夏枯草、决明子;关节疼痛,加木瓜、鸡血藤;阴损及阳畏寒肢冷者,加杜仲、菟丝子。
左归饮:熟地(9-30克) 山药(6克) 枸杞子(6克) 炙甘草(3克) 茯苓(4.5克) 山茱萸(3-6克,畏酸者少用之)
2. 脾胃虚弱
临床表现:口舌干燥,口渴不欲饮。伴见气短乏力,纳呆,便溏。舌胖有齿痕,舌苔腻,脉沉弱。
立法:健脾和胃。
主方:四君子汤(《和剂局方》),加砂仁、陈皮。
加减:湿盛腹胀肢肿者,去甘草,加黄芪、苡仁、扁豆;目干涩者,加白芍、当归、山萸肉。
四君子汤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
3. 气滞血瘀
临床表现:口燥咽干,但欲漱不欲咽,目涩无泪。或伴见眼红畏光,两腮肿大,关节疼痛等证。舌质暗,脉细涩。
立法:行气活血。
主方:丹栀逍遥散(《古今医统》)合桃红四物汤(《医宗金鉴》)。
加减:关节疼痛加木瓜、鸡血藤;目红畏光,加菊花、决明子;两腮肿大,加花粉、山甲、皂刺。
丹栀逍遥散:白术; 柴胡; 当归; 茯苓; 甘草; 牡丹皮; 山栀; 芍药 加味逍遥散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、栀子而成
桃红四物汤:熟地15克、当归15克、 白芍10克、 川芎8克、 桃仁9克、红花6克。
4. 气阴两虚
临床表现:口舌干燥,口渴不欲饮,目干涩,伴见纳食不香,倦怠乏力。舌质淡、少苔,脉沉细弱。
立法:益气养阴。
主方:生脉散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合四君子汤(《和剂局方》)。
加减:纳呆胃脘胀满者,加陈皮、砂仁;目干视物不清,加白芍、山萸肉、决明子。
生脉散。由麦冬、人参、五味子构成:
四君子汤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
5. 【其它疗法】
临床表现:

 

1.针刺

穴位:曲泽、大陵、三间、少商、承浆、完骨、瘼脉、外关、中渚、翳风、颊车。

2.按摩

按摩合谷、大陵穴,或曲池推揉至少海,少海推揉至曲池,可舌下生津;按摩内关、外关、阳溪推揉至阳谷,阳谷推揉至阳溪,可腮边出唾液;中脘、下脘同时按摩,全口有津液。

3.漱津咽唾

具体做法是:端坐凝神息虑,舌抵上腭,闭口调息,津液自生,以意念送下。另法是用舌搅动口齿,先上后下,先内后外,搅动数次,然后舌抵上腭,以聚津液,再鼓腮含漱、咽津。

4。含药

口含麦冬生津止渴。

5.代茶

乌梅、甘草煎汤或麦冬、胖大海、元参开水冲泡代茶饮。

[文献参考]

1.治虚劳口干方:麦门冬100克、大枣30枚、以蜜1升合,令熟,5升米下锅蒸之,任性服。又方:酸枣、酸石榴子、葛根、麦冬、覆盆子、乌梅、甘草、瓜蒌实,末之,以蜜丸,含如枣大,以润为度。(《千金要方?七窍病上》卷六上)

2.章琴韵等治疗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32例,阴虚内热型(一贯煎加减);湿热型(平胃散合二妙散加减),气阴两虚型(六味地黄汤合八珍汤);风热型(桑杏汤加减),总有效率达594%。(《中医杂志》28(1)441987)

3.赵丽娟等报道,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,辨证分型为阴虚型、气阴两虚型、睥胃气虚和气滞血瘀型,总有效率92%。(《中医杂志》28(12)271987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1。多食用酸味食品。

2.注意口腔卫生,预防继发性牙齿广泛龋坏。

口舌干燥
[概述] 口舌干燥,顾名思义指口干舌燥。因津亏液少,不能上承于El所致。属“内燥”范畴。与西医干燥综合征相似。 [西医诊断参考] 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: (1)口干,严重者影响说话及进食。 (2)眼干、异物感或眼红羞明、视力下降。 (3)关节肿胀、疼痛,多以小关节为主。 (4)腮腺肿大,部分可继发感染。 (5)唾液分泌及泪腺功能试验明显降低。 (6)根据腮腺造影、唇腺活检及免疫学检查,可进一步明确诊断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