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血郁 抑郁症
辩正治疗
1. 血行郁滞
临床表现:精神抑郁,性情急躁,头痛,失眠,健忘,或胸胁疼痛,或身体某部有发冷或发热感,舌质紫暗,或有瘀点、瘀斑,脉弦或涩。 立法:活血化瘀,理气解郁。

血府逐瘀汤【组成】当归三钱(9克),生地三钱(9克),桃仁四钱(12克),红花三钱(9克)、枳壳二钱(6克),赤芍二钱(6克)、柴胡一钱(3克),甘草二钱(6克),桔梗一钱半(4.5克),川芎一钱半(4.5克),牛膝三钱(9克)。(《医林改错》),加柴胡。

加减:若血行郁滞而略有寒象者,可用通瘀煎;若血瘀证明显者,胸胁刺痛,且胃纳较差,脉象弦涩者,可用血郁汤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)

2. 肝血瘀滞
临床表现:情绪抑郁,有自杀念头,心情烦躁,思维缓慢,行动迟缓,面色晦暗,胁肋胀痛,妇女闭经,舌质紫暗、有瘀点,苔白,脉沉弦。 立法: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。

越鞠丸(《丹溪心法》),加丹参、赤芍。

加减:夜寐不安者,加龙齿、夜交藤;纳差腹胀者,加青皮、陈皮、木香。

3. 气血两虚
临床表现:气短懒言,面色少华,疲乏多汗,多思善虑,头晕失眠,健忘,纳差,舌淡苔薄白,脉细。 立法:气血双补开郁

十全大补丸(《和剂局方》),加百合、浮小麦。

加减:纳呆甚者,酌加茯苓、白术、焦三仙、鸡内金;失眠甚者,加柏子仁、酸枣仁。

4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 

1.体针

肝肾阴虚证:取穴肾俞、太溪、关元、命门、三阴交。用毫针施补法,每日1次,每次20分钟左右,每10次为一疗程。

气滞血瘀证:取穴肝俞、期门、血海、太冲。用毫针施泻法。

气血两虚证:取穴气海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肝俞、肾俞。用毫针施泻法。

2.耳针

取穴:角窝、屏间、脑、耳神门、下脚端、心、脾、肾。

刺法:每次选用一侧34穴,中强刺激,留针2030分钟,每日1次,两侧交替使用,10次为一疗程,亦可以耳穴埋丸或埋针。

【文献参考】

1郁则气滞,气滞久必化热,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,升降之机失度。初伤气力,久延血分(《临症指南医案。郁》)

2.血郁汤;丹皮、红曲、通草、香附、降香、苏木、山楂、麦芽、桃仁、红花、韭汁、穿山甲。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)

3.加味桃仁四物汤: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生地、丹参、香附、木香、青皮、陈皮、甘草。理气活血解郁。(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册》福建科技出版社,19899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参见本节气郁

 

血郁 抑郁症
【概述】 血郁是以精神抑郁,性情急躁,头痛,失眠,健忘,胸胁疼痛固定不移为主要特征的病证。其主要病因、病机为情志不舒、气机郁滞、气郁日久、气病及血,使血行不畅而致瘀血阻滞。正如《类证治裁•郁证》目:“七情内起之郁,始而伤气,继必及血,终乃成劳”。《医林改错•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》目:“瞀闷,即小事不能开展,即是血瘀。”“急躁,平素和平,有病急躁,是血瘀。”“俗言肝气病,无故爱生气,是血府血瘀。”血郁多属实证,但血瘀日久,伤及气血,可造成气血不足,阴精耗竭,而致肝肾阴虚。治疗上在疏肝解郁的基础上,加之活血化瘀,滋养肝肾,补益气血。现代医学的更年期综合征、抑郁症,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施治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