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天行赤眼 传染性结膜炎
辩正治疗
1. 风盛于热
临床表现:眼感沙涩,刺痒交作,羞明流泪,眵多稀薄,白睛略红。可兼见鼻塞涕清,头痛。苔薄白,脉浮数。 立法:疏风清热。

主方: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加减。
加减:若眼痒甚者,加蝉蜕、乌梢蛇。

银翘散:金银花、连翘、桔梗、薄荷、淡豆鼓、淡竹叶、牛蒡子、荆芥、芦根、甘草

2. 热盛于风
临床表现:胞肿目痛,刺涩羞明,时流热泪,眵多稀粘。可兼身热头痛,鼻塞涕稠。舌红,苔黄,脉数。 立法:清热解毒,疏风散邪。

主方:驱风散热饮子(《审视瑶函》)或桑白皮汤(《审视瑶函》),选加蒲公英、大青叶、野菊花、金银花等。
加减:若见口干者,加天花粉。
驱风散热饮子:

桑白皮汤: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山栀 黄芩 黄连

3. 热毒炽盛
临床表现:白睛赤肿,浮臃高起,或有溢血,胞睑红肿如桃,痒痛交作,羞明难睁,泪热如汤,眵多胶粘。可兼见身热口渴,尿黄便秘。舌红、苔黄,脉数有力。
立法:清热解毒,泻火通腑。
主方:普济消毒饮(《东垣十书》),加银花、大黄。
加减:若身热口渴,尿黄甚者,加天花粉、淡竹叶、木通。
普济消毒饮:黄芩15克,黄连15克,陈皮6克,甘草6克,玄参6克,柴胡6克,桔梗6克,连翘3克,板蓝根3克,马勃3克,牛蒡子3克,薄荷3克,僵蚕2克,升麻2克。
4. 肺火壅盛
临床表现:白睛红赤,黑睛生翳,羞明流泪,刺痛难睁。同时可伴发热身痛,耳前发生肿核,按之疼痛。 立法:清热泻火,平肝明目。

主方:石决明散(《审视瑶函》)或龙胆泻肝汤(《兰室秘藏》)加减。
加减:若便秘,加大黄。
石决明散:石决明(煅)、枸杞子、木贼、荆芥、晚桑叶、谷精草、粉草、金沸草、蛇蜕、苍术、白菊花各等分。

龙胆泻肝汤:龙胆草(6克)黄芩(9克)山栀子(9克)泽泻(12克)木通(9克)车前子(9克)当归(8克)生地黄(20克)柴胡(10克)生甘草(6克)

5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黄连西瓜霜眼药水(《中医眼科学》)、千里光眼药水(《医院制剂》修订本)、三黄眼液点眼(《中医眼科学》成都中医学院编)

2.胆汁二连膏(《眼病的辨证论治》)涂眼。

3.蒲公英煎水熏洗。

4.可针刺风池、太阳、曲池、合谷、攒竹、丝竹空、睛明、瞳子  等穴。也可用耳针刺眼、肝、肺等穴。并可点刺眉弓、眉尖、耳尖、太阳放血。

【文献参考】

1.目忽赤肿,晨昏痛涩,长幼相似。此天行时疾,宜服泻肝散,洗以五行汤。(《世医得效方?眼科》)

2。亦因运气流行,忽然疼痛,泪出,鼻塞不利。初患一目,后复相传,或二七日亦不愈。不宜去血,宜服泻肝兼散血,外用洗药。(《古今医统》)

3.目赤痛,或睥肿头重,怕热羞明,涕泪交流等证,一家之内,一里之中,往往老幼相传者是也。然有虚实轻重不同,亦因人之虚实时气之轻重何如,各随其所以而分经络以发病。(《证治准绳?七窍门》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患者的脸盆、毛巾、手帕等应个人专用,如一眼患病,另眼须注意保护,勿将患眼分泌物沾染好眼。
天行赤眼 传染性结膜炎
[概述] 本病为天行时气毒邪所致的一种白睛红赤肿痛的眼病,多双眼受累,尔我相传,易致广泛流行。本病乃感受时行疠气,风热毒邪外袭,风热相搏,上犯白睛所致。多发生于春夏二季。与西医的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相似。 【西医诊断参考】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: (1)骤然起病,眼内干涩灼热,畏光流泪,有粘稠分泌物。 (2)眼睑红肿,严重时开合困难。 (3)结合膜水肿、充血有时伴点片状出血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