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癃闭 尿潴留 尿结石
辩正治疗
1. 湿热壅结
临床表现:小便点滴不通,或尿量极少而短赤灼热,小腹胀满,口苦口粘,或口渴不欲饮,或大便不畅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沉数。 立法:清热利湿,通利小便。

主方:八正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「组成」木通9克、瞿麦9克、扁蓄9克、车前子12克、滑石15克、栀子9克、大黄9克、甘草梢6

加减:舌苔黄厚者,加苍术、黄柏;兼心烦失眠,口舌生疮糜烂者,可合导赤散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;面色晦滞,倦怠少食,胸闷烦躁,恶心呕吐,口中尿臭,甚则神昏谵语者,宜用黄连温胆汤(《六因条辨》),加大黄。

2. 肺热壅盛
临床表现:小便不畅,或点滴不通,咽干,烦渴欲饮,呼吸急促,或有咳嗽,舌苔薄黄,脉数。 立法:清肺热,利水道。

清肺饮(《证治汇补》)【组成】麻黄0.6克、玄参1.5克、麦冬0.9克、桔梗2.7克、知母1.5克、荆芥2.4克、诃子2.4克、天花粉1.5克。

加减:心烦,舌尖红者,可加黄连、竹叶;舌红少津,加沙参、百合;大便不通者,加大黄、杏仁;伴鼻塞,头痛,脉浮者,加薄荷、桔梗
3. 中气下陷
临床表现:小腹坠胀,时欲小便而不得出,或量少而不爽利,精神疲乏,食欲不振,气短而语声低细,舌质淡,脉沉弱。 立法:升清降浊。

补中益气汤(《脾胃论》),加桂枝、通草、车前子。

加减:畏寒肢冷者,加附子、肉桂。

4. 肝郁气滞
临床表现:情志忧郁,或多烦善怒,小便不通,或通而不爽,胁腹胀满,苔薄或薄黄,舌红,脉弦。 立法:疏利气机,通利小便。

沉香散(《金匮翼》)

组成

沉香30g砂仁30g苍术40g枳实50g麦芽(炒焦)40g青皮50g苏叶40g细辛20g川芎40g桔梗30g茯苓40g甘草10g栀子40g厚朴()30g香附()40g木香30g山楂()50g陈皮40g藿香40g荆芥40g白芷30g防风20g薄荷40g半夏()40g白芍30g葛根40g

 

加减:胁腹胀满明显者,加香附、郁金、乌药;若气郁化火,心烦易怒者,加白芍、丹皮、栀子。

5. 肾阴不足
临床表现:小便不通,潮热盗汗,手足心热,口干咽燥,舌质红而少苔,脉细或细数。 立法:滋肾清利。

知柏地黄汤(《医宗金鉴》)

加减:兼双下肢浮肿者,加石苇、车前子、牛膝等。

6. 肾气不充
临床表现:小便不通,或点滴不爽,排出无力,面色咣白,神气怯弱,腰膝冷而疫软无力,舌质淡,脉沉细而沉迟。 立法:温肾益气利尿。

肾气丸(《济生方》)

加减:若元气大虚,精神萎靡者,可加红参,或用独参汤(《景岳全书》);口中尿味明显,大便不通者,加大黄。
7. 尿道阻塞
临床表现:小便点滴而下,或时而通畅,时而闭塞不通,小腹胀满疼痛,舌紫暗,或有瘀点,脉涩或细数。 立法:行瘀散结,清利水道。

主方:抵当丸(《伤寒论》)。组成;水蛭6g虻虫3g桃仁9g大黄9g

加减:病久血虚,面色无华者,加丹参、生黄芪、益母草;若尿路结石者,可加金钱草、海金砂、冬葵子等。

8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1.取嚏或探吐

用消毒棉签触鼻腔取嚏或喉中探吐,使上窍开则下窍自通。

2.外敷

独头蒜1个,栀子3枚,盐少许,捣烂,摊纸贴脐部。用食盐 250克炒热,布包熨少腹。

3.灸法 

艾灸关元、气海。

以上诸法,主要适用于尿潴留。   

癃闭 尿潴留 尿结石
【概述】 癃闭是以排尿困难,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患。其中以小便不畅,点滴而短少,病势较缓为癃;小便闭塞,点滴不通,病势较急者称为闭。而一般多合称为癃闭。癃闭的主要病位在膀胱。然而人体小便的通畅,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正常,而三焦的气化,又主要依靠肺、脾、肾三脏。本病在上焦主要由于肺热气壅,水道通调受阻;在中焦多因清气不升,而致浊阴不降;在下焦则多由湿热蕴结,或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不能化气行水,致使膀胱气化无权。此外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阻塞,如瘀血、外伤、肿瘤、结石等,均能引起癃闭。本病主要通过清湿热、利水道、补脾肾、助气化、散瘀结等治法,达到小便通利的目的。现代医学的肾功能衰竭引起的无尿症,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,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。 【西医诊断参考】 本病主要见于西医的肾功能衰竭无尿时,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。前者参见关格病的西医诊断参考,而后者主要分为下尿路梗阻性尿潴留和神经性尿潴留。下尿路梗阻性尿潴留,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增生、尿道炎症及外伤性狭窄、结石、异物、肿瘤等阻塞尿道,使尿液积滞于膀胱。神经性尿潴留见于脊髓病变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