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火郁 神经官能症
辩正治疗
1. 肝郁化火
临床表现:性情急躁易怒,头痛,目赤,头部烘热,呕恶吞酸,口苦口干,大便秘结,胸闷胁胀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 立法:清肝泻火,解郁和胃。

丹栀逍遥散 组成;白术; 柴胡; 当归; 茯苓; 甘草; 牡丹皮; 山栀; 芍药(《古今医统》)

加减:泛酸嘈杂明显的,可加左金丸、瓦愣子、生牡蛎;肝火明显,可加夏枯草、龙胆草、黄芩;肝火伤阴,口干明显的,可加生地、麦冬;失眠,加枣仁、夜交藤、合欢皮;便秘者,加大黄。

2. 肝火上炎
临床表现:眩晕头痛,耳鸣耳聋,胁痛狂怒,目赤吐衄,舌边尖红,苔黄而干腻,脉弦数。 立法:清肝泻胆解郁。

龙胆泻肝汤 组成:龙胆草酒炒(6克) 黄芩炒(9克) 山栀子酒炒(9克) 泽泻(12克) 木通(6克) 车前子(9克) 当归酒炒(3克) 生地黄酒炒(9克) 柴胡(6克) 生甘草(6克)(《兰室秘藏》),加白茅根、石斛。

加减:耳鸣耳聋甚者,加灵磁石;吐衄者,酌加大黄粉冲服。

3. 肝胆实热
临床表现:精神不守,起卧不定,心神不安,口苦咽干,便秘,舌红苔黄,脉弦大。 立法:清热泻火,解郁安神。

胡黄连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,加合欢花、川楝子。

加减:口苦加龙胆草;便秘加麻子仁、酒军。

4. 肝胆不宁
临床表现:遇事易惊善恐,虚烦不寐,或恶梦惊恐,短气乏力,目视不明,口苦,苔薄白,脉弦细。 立法:养肝清胆,宁神解郁。

:酸枣仁汤 由酸枣仁、茯苓、知母、川芎、甘草等制成(《金匮要略》),加百合、石斛。

加减:虚烦不寐甚者,加地骨皮、银柴胡、柏子仁;恶梦惊恐甚者,加夜交藤;短气乏力,加黄芪、党参。

5. 肝风内动
临床表现:暴怒后感头痛眩晕,甚则昏厥,肢体麻木,四肢抽搐,舌体歪斜颤动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 立法:平肝潜阳,熄风解郁。

天麻钩藤饮 〖组成〗 天麻栀子 黄芩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 [9g] 川牛膝[12g] 钩藤 后下 [12g] 石决明 先煎 [18g] (《杂病诊治新义》)

加减:头痛重则加菊花、川芎;四肢抽搐,加生龙骨、生牡蛎。

6. 心火炽盛
临床表现:有愿未遂,心烦失眠,面赤口渴,口舌生疮,舌红,脉数。 立法:清心泻火解郁。

泻心汤(《金匮要略》) 【组成】大黄10 黄连黄芩5

加减:心烦失眠重者,加山栀、酸枣仁、夜交藤;口舌生疮者,加黄连。

7. 心神失养
临床表现:心神不宁,精神恍惚,悲伤欲哭,意志不定,数欠伸,心烦不得卧,心悸,坐卧不安,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。 立法:养心安神。

甘麦大枣汤 由炙甘草12克,小麦18克,大枣9枚等成分配制而成(《金匮要略》),加柏子仁、枣仁、茯神、合欢花、龙齿、牡蛎、当归、白芍。

加减:心悸不寐,神疲纳呆,舌淡脉细者,可酌加归脾汤;心烦易怒,失眠怔忡,加珍珠母、磁石;心气不足,心神不安,心悸失眠,精神恍惚,坐卧不宁者,可用人参琥珀丸;心气不足,忧郁伤神,心血暗耗,见神志不宁、心悸失眠,舌淡脉细弱者,可用安神定志丸。

8. 阴虚火旺
临床表现:眩晕心悸,心烦易怒,失眠多梦,遗精,腰疫,妇女月经不调,舌红,脉弦细而数。 立法:滋阴清热,镇心安神。

滋水清肝饮【组成】熟地 当归身 白芍 枣仁 山萸肉 茯苓 山药 柴胡 山栀 丹皮 泽泻加减(《医宗己任编》)

加减:神浮少寐,心悸头晕者,加珍珠母、磁石、生铁落;心烦失眠,加天王补心丹;口于舌红心烦,阴虚火旺甚者,加黄连、知母;腰?遗精甚者,加龟版、金樱子、芡实、牡蛎、莲须;月经不调者,加香附、益母草等;心肾不交、阴血虚少,虚火上扰、症见虚烦不眠,心悸健忘,盗汗梦遗,口舌生疮,舌红少苔,脉细数者,可用黄连阿胶汤(《伤寒论》)。心肾不足所致健忘失眠,神志不宁,夜卧多梦,宜参用枕中丹;若心神不安,怔忡失眠,胸中烦热,舌红脉细数者,可用琥珀养心丸。

9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体针

虚证眩晕:取穴百会。用毫针施泻法,留针15分钟。

肝火上炎:取穴风池、行间、侠溪。用毫针施泻法,留针15分钟。

两胁胀痛:取穴期门、章门、支沟、太冲。用毫针施泻法,留针1520分钟。

【文献参考】

1七情之郁居多,如思伤脾,怒伤肝之类是也。其原总由乎心,因情志不遂,则郁而成疾病矣。其证心脾胆为多。”(《临证指南医案。郁》)

2木郁达之,火郁发之,土郁夺之,金郁泄之,水郁折之。”(《素问?六元正纪大论篇》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1.用药要慎重,因肝郁化火易伤气血,易损脏阴,故选用疏肝理气药时,要注意忌刚用柔,防止香燥化火灼津,可配柔肝、养肝之品。

2.火郁多由气郁转化而来,气有余便是火,要注意气郁证的治疗,防止转为火郁证。

3.饮食应忌辛辣食物。

火郁 神经官能症
【概述】 火郁是以性情急躁易怒,胸胁胀满,口苦咽干或头痛、目赤、耳鸣或嘈杂吞酸,大便秘结为主要特征的病证。其主要病因病机多由情志不舒,气机郁滞,气郁日久化火,肝火上炎或情志过极,耗伤心阴,以致心阴亏虚,心火亢盛而致。火郁多属实证,治疗应在理气开郁原则的基础上,加之清热疏肝、清心泻火之法。现代医学的“更年期综合征”“癔病”“神经官能症”,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论治。 【西医诊断参考】 更年期综合征、神经官能症参见本节“百合病”。 癔病:参见本节“痰郁”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