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栀逍遥散 组成;白术; 柴胡; 当归; 茯苓; 甘草; 牡丹皮; 山栀; 芍药(《古今医统》)。
加减:泛酸嘈杂明显的,可加左金丸、瓦愣子、生牡蛎;肝火明显,可加夏枯草、龙胆草、黄芩;肝火伤阴,口干明显的,可加生地、麦冬;失眠,加枣仁、夜交藤、合欢皮;便秘者,加大黄。
龙胆泻肝汤 组成:龙胆草酒炒(6克) 黄芩炒(9克) 山栀子酒炒(9克) 泽泻(12克) 木通(6克) 车前子(9克) 当归酒炒(3克) 生地黄酒炒(9克) 柴胡(6克) 生甘草(6克)(《兰室秘藏》),加白茅根、石斛。
加减:耳鸣耳聋甚者,加灵磁石;吐衄者,酌加大黄粉冲服。
胡黄连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,加合欢花、川楝子。
加减:口苦加龙胆草;便秘加麻子仁、酒军。
:酸枣仁汤 由酸枣仁、茯苓、知母、川芎、甘草等制成(《金匮要略》),加百合、石斛。
加减:虚烦不寐甚者,加地骨皮、银柴胡、柏子仁;恶梦惊恐甚者,加夜交藤;短气乏力,加黄芪、党参。
天麻钩藤饮 〖组成〗 天麻栀子 黄芩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 [各9g] 川牛膝[12g] 钩藤 后下 [12g] 石决明 先煎 [18g] (《杂病诊治新义》)。
加减:头痛重则加菊花、川芎;四肢抽搐,加生龙骨、生牡蛎。
甘麦大枣汤 由炙甘草12克,小麦18克,大枣9枚等成分配制而成(《金匮要略》),加柏子仁、枣仁、茯神、合欢花、龙齿、牡蛎、当归、白芍。
加减:心悸不寐,神疲纳呆,舌淡脉细者,可酌加归脾汤;心烦易怒,失眠怔忡,加珍珠母、磁石;心气不足,心神不安,心悸失眠,精神恍惚,坐卧不宁者,可用人参琥珀丸;心气不足,忧郁伤神,心血暗耗,见神志不宁、心悸失眠,舌淡脉细弱者,可用安神定志丸。
滋水清肝饮【组成】熟地 当归身 白芍 枣仁 山萸肉 茯苓 山药 柴胡 山栀 丹皮 泽泻加减(《医宗己任编》)。
加减:神浮少寐,心悸头晕者,加珍珠母、磁石、生铁落;心烦失眠,加天王补心丹;口于舌红心烦,阴虚火旺甚者,加黄连、知母;腰?遗精甚者,加龟版、金樱子、芡实、牡蛎、莲须;月经不调者,加香附、益母草等;心肾不交、阴血虚少,虚火上扰、症见虚烦不眠,心悸健忘,盗汗梦遗,口舌生疮,舌红少苔,脉细数者,可用黄连阿胶汤(《伤寒论》)。心肾不足所致健忘失眠,神志不宁,夜卧多梦,宜参用枕中丹;若心神不安,怔忡失眠,胸中烦热,舌红脉细数者,可用琥珀养心丸。
体针
虚证眩晕:取穴百会。用毫针施泻法,留针15分钟。
肝火上炎:取穴风池、行间、侠溪。用毫针施泻法,留针15分钟。
两胁胀痛:取穴期门、章门、支沟、太冲。用毫针施泻法,留针15~20分钟。
【文献参考】
1.“七情之郁居多,如思伤脾,怒伤肝之类是也。其原总由乎心,因情志不遂,则郁而成疾病矣。其证心脾胆为多。”(《临证指南医案。郁》)
2.“木郁达之,火郁发之,土郁夺之,金郁泄之,水郁折之。”(《素问?六元正纪大论篇》)
【调护、禁忌】
1.用药要慎重,因肝郁化火易伤气血,易损脏阴,故选用疏肝理气药时,要注意“忌刚用柔”,防止香燥化火灼津,可配柔肝、养肝之品。
2.火郁多由气郁转化而来,气有余便是火,要注意气郁证的治疗,防止转为火郁证。
3.饮食应忌辛辣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