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万德堂国医馆! 注册登录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
万德堂
中医搜索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中医知识 >> 湿郁 神经衰弱
辩正治疗
1. 湿郁气滞
临床表现:精神抑郁,胸部闷塞,胁肋胀痛,嗳气,善叹息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 立法:理气开郁,祛湿健脾

柴胡疏肝散【组成】陈皮(醋炒) 柴胡各6川芎枳壳(麸炒)芍药4.5甘草()1.5 香附4.5(《景岳全书》),加苍术、茯苓。

加减:腹胀甚者,加香附、佛手片;胸闷苔白腻重者,加全瓜蒌、蔻仁。

2. 湿热中阻
临床表现:精神抑郁,脘腹痞闷,呕恶厌食,口苦口粘,口渴不欲饮,尿赤,或面目肌肤发黄,或皮肤瘙痒,或身热起伏,汗出热不解,苔黄腻,脉濡数。 立法:清热化湿开郁。

连朴饮〖组成〗 制厚朴二钱[6g] 、川连姜汁炒 、石菖蒲、制半夏、各一钱[3g]、香豉、 焦栀各三钱[9g] 芦根二两[60g](《霍乱论》),加蔻仁、藿香。

加减:热甚者,加黄芩、山栀;口苦甚者,加柴胡;脘腹痞闷甚者,加全瓜蒌;呕恶厌食甚者,加苏叶、生姜、鸡内金。

3. 脾虚湿阻
临床表现:精神抑郁,面色萎黄,神疲乏力,四肢困重,脘腹不舒,纳谷不馨,厌食油腻,大便溏泄或泄泻,舌淡胖,苔薄腻,脉濡细。 立法:健脾化湿开郁。

香砂六君子汤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半夏、陈皮、藿香、甘草(炒和宿砂仁(炒(《时方歌括》)

加减:大便溏泄甚者,加苍术、乌药、蔻仁;食纳不香者,加神曲、麦芽、山楂、鸡内金。

4. 寒湿困脾
临床表现:精神抑郁,脘腹闷胀,不思饮食,泛恶欲吐,口淡不渴,腹痛溏泄,头重如裹,身重或肿,苔白腻,脉濡缓。 立法;温中化湿开郁。

实脾饮 由干姜、附子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厚朴、大腹皮、草果仁、木香、木瓜组成(《济生方》)合胃苓汤(《丹溪心法》)

加减:胸闷,身重,苔白腻者,加全瓜蒌、蔻仁;不思饮食,泛恶欲吐,加黄连、苏叶、生姜;腹痛溏泄甚者,加白芍、芡实、苍术。

5. 心脾两虚
临床表现:精神抑郁,失眠健忘,食欲不振,便溏神疲,舌淡,脉细弱。 立法:补益心脾开郁。

归脾汤(《济生方》),加川楝子、柴胡。

加减:偏气虚纳差者,加黄芪、砂仁、鸡内金;失眠健忘甚者,加柏子仁、夜交藤。

6. 其它疗法
临床表现:

 

1.针法

取穴:脾俞、胃俞、肾俞、三焦俞、气海、足三里、水分、阴陵泉、三阴交。

刺法:每次取35穴,用毫针施泻法或平针法,留针30分钟,每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
2.耳针

取穴:脾、肾、胃、脑、膀胱、腹。每次选23穴,双侧中等刺激,隔日1次。

【文献参考】

谓气郁而湿滞,湿滞而成热,热郁而成痰,痰滞而血不行,血滞而食不化。(《丹溪心法。六郁》)

【调护、禁忌】

1.精神调摄最为重要,适当做气功,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。

2.湿郁治则除理气开郁外,应加除湿之法,或芳香化湿,或苦温燥湿,或淡渗利湿,不必妄加补虚之品,以脾虚为主,当健脾化湿并举。

3.湿从寒化,伤及脾阳,当用温热药助阳以燥湿,除选用苦温燥湿的药物外,还要配合温运脾阳的药物。湿以热化,伤及胃阴,当选用养阴药与化湿药配伍,以清热化湿而不伤阴,生津养阴而不助湿为原则。

4.治湿用药,应以轻疏灵动为贵,可使湿邪得以透达,脾运得以健旺。

5.祛湿药多辛温香燥,甘淡渗利,最易耗伤阴液,故对阴虚津亏,虽有湿邪也不宜过用。

湿郁 神经衰弱
【概述】 湿郁是以精神抑郁,倦怠乏力,胸闷痰多,四肢沉重,食欲不振,或 见浮肿为主要特征的病证。其主要病因病机多由脾气郁结或肝气犯脾所致的脾失健运,不能运化水湿,水湿内停或气滞湿阻,聚湿生痰而成痰郁,痰气郁结,湿易停留,湿浊不化而成。《医学正传》日:“或七情之抑遏,或寒热之交侵,故为九气怫郁之候,或雨湿之侵凌,或酒浆之积聚,故为留饮湿郁之痰。”治疗上以开郁祛湿,健脾化痰为基本原则。现代医学的更年期综合征、神经衰弱,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论治。 【西医诊断参考】 更年期综合征、神经衰弱:参见本节“百合病”条。
关于万德堂 | 广告服务 | 免责声明 | 留言反馈 |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 © 2021 万德堂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柳叶湖畔      湘ICP备17020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