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温胆汤药物组成: 生姜12克(切片)、 生旱半夏6克(捣碎)、 陈皮9 克、竹茹6 克、枳壳6 克、炙甘草3克。(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),加黄芩、黄连。
加减:心中烦闷者,可加山栀子;便秘者,可用礞石滚痰丸加全瓜萎。
远志散【组成】远志30克(去心) 白术30克 肉桂45克(去皱皮) 人参30克(去芦头) 鳖甲45克(涂酥炙令黄,去裙役) 天门冬30克(锉去心,焙) 杜仲30克(去粗皮,微炙令黄,锉) 川椒30克(去目及闭口者,微炒去汗) 牛膝30克(去苗) 白茯苓30克 薯蓣30克 山茱萸30克 柏子仁30克 生干地黄30克 石斛30克(去根,锉) 黄耆30克(锉) 甘草15克(炙微赤,锉)
【用法】上药捣细罗为散。每服3克,以温酒调下。空腹时服,一日二次。
(《太平圣惠方》),加蔻仁、川贝母、全瓜萎。
加减:兼脘腹胀者,加厚朴、腹皮。
四七汤组 成:官桂、人参、半夏、甘草 (《和剂局方》)合逍遥散。
加减:脘胀者,加木香、砂仁。
归脾汤(《济生方》)。
加减:心胸郁闷,精神不舒者,加郁金、佛手;头痛,加川芎、白芷、菊花;以气血两虚为主要表现,如少气懒言,自汗,心悸,失眠,面色萎黄者,可用八珍汤;偏脾气虚而纳呆食少,脘腹胀满,少气懒言者,可用香砂六君子汤;偏脾阳虚而手足不温,形寒怯冷者,可用拯阳理劳汤。
体针
取穴:百会、内关、神门、丰隆、三阴交。
配穴:心俞、脾俞、厥阴俞。
刺法:毫针施平刺法,每日1次,10 7欠为一个疗程。
【文献参考】
1.“妇人咽中如有炙脔,半夏厚朴汤主之”。(《金匮。妇人杂病脉证并练习》)
2.魏长春验方(百合龙琥甘麦大枣汤):百合24克,青龙齿9克(生龙骨12克),琥珀粉3克,炙甘草6克,淮浮麦15克,红枣5枚。用于精神抑郁,心脾两虚者。(《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》学术期刊出版社,1989年10月)
【调护、禁忌】
参见本节“气郁”